(共26张PPT)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篇章——开通丝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
张骞
这一场景发生于何时?张骞拜别汉武帝后,要去何地?
公元前138年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打败)月氏(zhī)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胡指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
——《史记·大宛列传》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汉书·张骞传》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
然张骞凿空(探索未知的领域),其后使往者(后来的使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信任)之。
——《史记·大宛列传》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为国分忧
威武不屈
“持汉节不失”
不忘使命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西域都护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班超(东汉)
投笔从戎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二篇章——行走丝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丝路路线我来画
——我是小小地理学家
东南沿海港口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
马六甲海峡
斯里兰卡
丝路路线我来说
自能参与
印度半岛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新疆地区
中亚
西 亚
长安
欧洲的大秦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三篇章——融汇丝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商贸物品我来辨
——我是小小观察员
漆
器
开渠
水稻
铁犁
佛教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东来
西去
经济交流
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
——习近平(2017.5)
巴比伦
文明
印度
文明
中华
文明
埃及
文明
文明交汇
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的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丝路精神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大哉乾坤内,
吾道长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