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2、通过表演《蜗牛与黄鹂鸟》(葡萄成熟前和成熟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性思维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营造自我展现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重点难点
认识“v”,唱出歌曲的强弱。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热身活动
同学们好!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让我们一起动起来。(播放奥尔夫身体音阶歌,跟学生一起随乐曲跳律动。)
二、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想请同学们说说喜欢动物的名字?并模仿一下它的叫声。
2、师:“今天呀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小耳朵听好了”,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哎?大家猜一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呀?”(生回答:蜗牛)“那谁见过蜗牛呀,可不可以把蜗牛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今天我们认识了蜗牛这个新朋友,真好!同学们你们看,又来了两位新朋友,看看是谁?(黄鹂鸟)。这个蜗牛与黄鹂鸟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
4、看视频,看完让学生说说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
最后总结出:
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
黄鹂鸟——自以为是,老拿自己的长处来取笑别人的短处。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
一、初听歌曲,感知内容
1、师:“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一听。”(放歌曲录音)(边听边带着学生摇摇身体,摆摆头,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二、学唱歌曲
1、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2、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把歌曲范唱一遍。
3、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唱这首歌。(两遍)
4、“我们来试着齐唱一遍”师慢速弹琴,生跟唱。
5、讲解 “v” 换气符号,并示范换气动作。
6、个别唱不好的地方采用听唱法学习。如:第二段开头或是结尾处的换气……,根据学唱情况而定。个别处纠正完之后,再完整复唱一遍。
7、小组分段演唱。
8、请唱得好的同学上台演唱。
活动3【活动】音乐活动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播放歌曲,学生戴头饰表演)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
1、黄鹂鸟对蜗牛的做法是什么态度?
(嘲笑、瞧不起…)
2、蜗牛最后吃到葡萄了吗?
(吃到了)
3、歌曲中的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韧不拔的精神?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同时,懂得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最后让我们在动听的音乐声中结束这愉快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