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节知识体系架构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节点体系梳理
知识点解读与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概念点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充分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据此让学生认识到,虽然尺得长短不一,外形各异,但是它们上面都标有长度单位,进而引入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
【方法点拨】从宏观开始介绍,例如学生比较熟悉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m,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为6300km,再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的直径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物质世界的尺度,数量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长度的测量
【方法点拨】关于认识刻度尺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强调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之后,教师再采用边讲边演示的方法,就“会放”和“会看”给学生做出示范。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会读”是重点。
【知识拓展】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
【拓展应用】关于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教师可将这部分内容和后面的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组合在一起,设计成学生的一节分组实验课。另外,教师可以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行特殊长度的测量。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墨水瓶的高度、曲线的长度等。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子轩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3.15 cm B.3.150 cm C.2.15 cm D.150 cm
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于测量长度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1天= 小时,2 h= min,15 min= s。?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段绳子的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是 ,绳子的长度是 cm。?
知识点二 时间的测量
【方法点拨】
机械停表的度数
1、停表上有两个表盘,一个大表盘一个小表盘小表盘的量程是15分,分度值是30秒。
2.前半量(白色部分)表示0-30秒,后半量(红色部分)表示31-60秒。
3.先读小表盘。指针指到15-1之间,那么可以读数0分。若指针处于前半量(白色部分),所以大表盘的读数范围在0-30秒。若指针处于后半量(红色部分),所以大表盘的读数范围在30-60秒。
4.最后将大小表盘读数相加即可。
【基础训练】
6.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能力训练
1.以下对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做的一些估测中,最合理的是
A.课本的宽度约为1.8 dm
B.课本的长度约为0.5 m
C.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D.课本全书的厚度约为5 cm
2.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拓展训练
1如图甲和乙所示,同一物体置于两把刻度尺上测量,测得物体长度分别为 和 ,两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 和 。
2.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25圈,如图所示,金属丝直径是 mm。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C 2.C 3.B 4.秒 s 24 120 900 ?5.2 mm 14.00 cm 6.D
能力训练
A 2.C
拓展训练
1. 3.40 cm 和 3.4 cm 2 mm 和 1 cm 2. 2.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