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销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打折销售》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8课时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实例。本节课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打折问题,通过对打折销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加深理解,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应用题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理解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成本价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归纳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 情感目标: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从具体到抽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宗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打折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应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材特点及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思维较依赖于具体直观事物的特点,我选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学生自己编演的小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打折销售中的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成本价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呈现学生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
拓展提高
巩固练习
知识到位
课堂小结
知识升华
布置作业
分层落实
让事先排练好的几位学生表演小品。
根据时机边看小品边介绍标价,售价等概念,并提问,问题设计如下:
1.打八折是什么意思?
2.打折问题中标价和售价是何数量关系?
那如果是打七折呢?
3.此物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让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4、老板卖出一件衣服获得利润多少?
给出此问题价格变化流程图:
另一柜台老板看隔壁打折销售生意如此红火,于是也将某物品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出售,每件以224元出售,到底老板一件衣服的利润多少?请同学们帮忙一起算一算。
分析:此时流程图为:
参与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一同讨论。对学生的各种想法,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等量关系和打折销售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补充、归纳
出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模型化图示(见附表),解释图示。
若一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出售,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投影个别学生的解答(选有代表性的),给予积极评价,规范其解题格式。
某商品的进价是3000元,标价为45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提醒学生此处商品利润=商品成本×商品利润率,进价可理解为成本价。
如果你是一名商业投资者,通过今天学习的几个和商品打折销售有关的公式,根据市场需要你准备怎样提高你的投资利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何收获?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并概括,补充。
完成课后习题5.8 第1、2题。
2.做一次社会调查,自己编一道实际生活中有关打折销售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作业1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完成,而作业2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的。
几个学生表演小品:模拟打折销售,其余学生观看并思考。
可能有学生不清楚,大多数回答就是标价100元此时售价80元。
回答:
商品售价= 商品标价×80%
商品售价= 商品标价×70%
思考计算: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变为300元,成本价是多少?
解:设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1+50%)x=300
x=200(元)
根据:
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商品利润
计算得300×80%-200=40(元)
独立思考后,前后桌四人互相讨论。
于是有些同学根据“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发现成本价和标价之间的等量关系。于是设成本价为x元,可知标价为:(1+40%)x;由“又以八折出售”可知售价为:(1+40%)·x·80%;每件以224元出售得等量关系式:(1+40%)·x·80%=224。
解出成本价x=200 再由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商品利润
得出利润=224-200=24(元)
另一些学生可能直接设利润为x元,根据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商品利润 将成本价表示为(224-x)元……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每件衣服的利润为x元,则成本价为(224-x)元,标价为(224-x)(1+40%)元,售价为(224-x)(1+40%)80%元,根据题意得
(224-x)(1+40%)80%=224
解得x=24(元)
答:老板卖出一件衣服所获的利润是24元。
思考、交流归纳出:分析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作答。
对照题目解答过程,进行比较思考。
仔细读题,思考给出流程图为:
根据图示给出解题过程
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x元。则标价为:(1+40%)x元;售价为:(1+40%)·x·80%元;利润为:[(1+40%)·x·80%—x]元;根据题意可得:(1+40%)·x·80%—x=15。
x=125(元)答: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125元。
独立思考、练习、比较分析
商品利润=商品成本×商品利润率,
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商品利润
解:设最低可以打x折,则利润为(4500×x-3000)元,根据题意可得:
4500×x-3000=3000×5%
x =0.7
答:最低可以打7折。
小组讨论,给出方案。
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对所学内容加以概括。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课后独立完成。
让学生表演小品,一是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打折销售是怎么回事。
根据初一学生思维较依赖于具体直观事物的特点,对概念的解释,数量关系的给出都要让学生先有直观感觉。这比直接给出公式应用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流程图揭示了打折销售问题中各量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宗旨。
此处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和格式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不是一节课必须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对它的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前面几个步骤学生能理解,但对解的合理性学生刚刚接触,只需点到为止,到初二,初三时再给予强调。
根据“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模型化图示来解决这一问题,既可巩固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又可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呈现学生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
在学生较好掌握打折销售问题中各有关概念的数量关系后,将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小结采用学生自由发言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贯彻《新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采用分层次落实作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五、板书设计:
打折销售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
例1:
解:(板演详细过程)……
例2:
解:(关键步骤板书)
……
投影区
投影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易错点
……
附: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抽象 分析
合理 不合理 验证 求出 列出
课件30张PPT。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打折问题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打折销售 店家:羽绒服原价2000元,现在3折处理,每件只卖600元。
销售员:这件衣服进价400元,我们赚了50%的利润!工商人员:你把商品提高了400%标价,坑骗消费者。
在上面的情景中,所出现的数据分别代表与销售有关的哪个概念?也称成本价,指购进商品时的价格。在销售商品时标出的价格与销售有关的几个数学概念:在销售商品时的最终成交价在销售商品后的纯收入利润占成本的百分比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1.标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 元;
2.进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
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 ,
利润率是 ;
801405050%思考归纳 明晰概念4.原价x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 元;
5.原价x元的商品提价20%后的价格为 元;
6.进价a元的商品以b元卖出,利润是 元,利润率
是 。0.8x1.2x(b-a)思考归纳 明晰概念?学以致用,解决问题(1+40%)x(1+40%)·x· 80%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 15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例1.员工:老板,这样卖能赚钱吗?
老板:这次我是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的价,你按8折销售,
我已经算过了,每件可赚15元。
问: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呢?
1.审——审题(理解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找出已知量、未知量以及等量关系)
2.设——设出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出方程;
5.验——是否是原方程的解以及解的合理性;
6.答——写出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学以致用,解决问题1.某商店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
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
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
价是多少? 应用新知 开放训练商界榜样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24亿元人民币的捐赠额荣获新一届“中国首善”称号。 元旦将近,老师建议同学们从现在起,积攒自己的
零花钱(每个小组攒300元),在元旦期间搞一次
贺卡义卖活动,将所得的善款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们,老师近期做了一个市场调查,根据同学们的消
费能力,我们可以购进下列两种不同型号的贺卡:¥2.00¥5.00爱心传递请你设计一种销售方案,尽量将你们小组
购进的贺卡全部卖出,并计算出你们小组
在这次义卖中所能获得的利润,并派一名
代表进行展示。应用新知 开放训练 审—设—列—解—验—答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已知量、未知量、
等量关系方程方程
的解解的
合理性解释畅谈收获作 业 1.巩固性作业:
P146知识技能2、3、4.按照各小组设计的销售方案,建议同
学们在元旦期间进行实际操作,看看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并完成你们的爱
心捐助,将这一份爱心传递下去!2.实践性作业感谢各位专家评委莅临指导由于前期经营不善,羽绒服积压过多,羽绒服店老板决定以每件500元的价格同时卖出两种类型的羽绒服,其中新款每件盈利25﹪,积压旧款每件亏损25﹪,卖这两种类型的羽绒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销售中的盈亏 利润=售价-进价数
量
关
系思考归纳 明晰概念某商品的进价是2000元,标价是3000元,若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最多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由于前期经营不善,羽绒服积压过多,羽绒服店
老板决定以每件960元的价格同时卖出两种类型
的羽绒服,其中新款每件盈利20﹪,积压旧款每
件亏损20﹪,本次买卖是盈利还是亏损?
思维拓展某服装商店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售出两件衣服,
按成本计算,第一件盈利25%,第二件亏损25%,
则该商店卖这两件衣服总体上是赚了,还是亏
了?
能力提升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数
量
关
系利润思考归纳 明晰概念与销售有关的几个数学概念:与销售有关的几个数学概念:进价(成本价):购进商品时的价格。标价(原价):在销售商品时标出的价格(或者搞活动之前的价格)。提高率:提高的价格占进价的百分比。售价:在销售商品时的最终成交价。利润:在销售商品过程后的纯收入。利润率:利润占成本的百分比。售价=进价×(1+利润率)标价=进价×(1+提高率)
利润=售价-进价
思考归纳 明晰概念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利?销售中的盈亏¥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