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3 17:36:02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1-8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惘然(wǎng) 嗤笑(chī) 阴晦(huì)
B.恣睢( suī) 胆怯(qiè) 给予(jǐ)
C.狗吠(feī) 戳穿(cuó) 妒忌(dù)
D.诧异(chà) 过瘾(yǐn) 拮据(jié)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鄙夷 隔膜 撅断 朦胧
B. 恣睢 掺杂 皱痕 煞白
C. 阔绰 瑟索 栈桥 萧索
D. 褴褛 祭祀 打供 嚼着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名其妙(说出) 永不变更(变更) 深黛(青黑色)
B、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相差无几(没有多少) 聚族而居(各民族)
C、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是去了什么的样子) 毫无疑义(丝毫)
D、油然而生(自然而然) 别无他法(其他的,另外的) 一语道破(说)
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记得的故乡!
B.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C.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D.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5.下面关于小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C.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小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景物和时代背景。
6.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3)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A.借喻 明喻 暗喻 明喻
B.暗喻 借喻 明喻 借喻
C.暗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D.借喻 借代 明喻 明喻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鲁讯《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是作者品质的真实写照。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
8.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
????????????????????????????????????????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
????????????????????????????????????????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
????????????????????????????????????????
第二部分
(9—21题?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6分)
咸阳城东楼①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③。 注释:⑴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⑵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⑶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9.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2分) ????????????????????????????????????????
????????????????????????????????????????
10.《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4分)??????????????????????????????????????????????????????????????????????
????????????????????????????????????????
???????????????????????????????????????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4题。(16分)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1.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
???????????????????????????????????????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
???????????????????????????????????????
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4分)???????????????????????
????????????????????????????????????????
???????????????????????????????????????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5-19题。(18分)
大??风
莫 言
????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 ?一匹马踏破了铁 甲连环
????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 “爷爷,那是什么”
???? “风。”
???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5.用一句话概括“【???】”之间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短文,概括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写爷爷哼“歌子”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0.作文(40分)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语文伴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四单元测试
1.C
2.D
3.B
4.B
5. D
6. D
7.D
8.(1)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2)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3)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9.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10.“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11.A?12.C?
13.①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②(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14.“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文
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意思相近即可)???????
附译文:我的母亲姓钟,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门望族。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侠爽,爱结交朋友,喜欢把财物施舍给别人,给人家许多钱,使得家里箱柜里东西都一空如洗。过了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个个称赞她贤惠。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15.我与爷爷跟大风顽强搏斗的情景。
16.爷爷是一个历尽沧桑、勤劳能干、沉着淡定、坚韧顽强、爱护孙子的老农民形象。(任答其中三个要点即可)
17.悲壮苍凉的歌声烘托出原野的寂静、空旷,体现了爷爷虽历经沧桑,却有乐观坚韧的品格,现了震撼我心灵的强大力量,让我陡然间长大了。
18.这棵普通老茅草是我们与大风搏斗的仅有的一点收获,它象征着爷爷普通平凡、历尽沧桑却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样写含蓄、深刻而又余味无穷。
19.①运用环境描写,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之迅猛,④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⑤为后文表现爷爷淡定沉着、坚韧刚强的品格作铺垫。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