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
《课间活动》
执教教师及工作单位
河源市博爱学校 骆彩玲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对5和2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和巩固。在前两节课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用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场景作为学习素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问题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复习和巩固5和2的乘法口诀。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加强乘法意义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5和2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区别;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根据算式找符合条件的情境。
教学难点: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
引导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印练习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情景导入复习环节
幻灯片出示小猴子,让学生快乐帮一帮饿肚子的小猴子摘到树上的桃子。(让学生开火车说出算式的得数以及运用的口诀是哪一句)
引入新课
师:小猴子吃上的桃子非常开心。有一群小朋友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在进行课间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开火车说出答案。
课前开火车互动,增加趣味。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看小朋友的快乐课间活动,请你先认真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具体的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举手汇报。
引导完成活动一: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呢?
(1)师:同学们找到了好多的数学信息,老师一下子都记不过来了,这时,智慧老人告诉老师一个简单的记录方法 (幻灯片呈现问题: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你们能先说说5×2表示什么意思吗?那么在这幅图中,你知道5×2要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吗?
(2)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 找一找哪里有5个2,哪里有2个5。
3.引导完成活动二: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第二部分两幅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师提问,你用到了哪个口诀计算?能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完成活动三:一共有多少盆花? (1)找数学信息
师:统计一下操场上的花一共有多少盆。咱们先来找一找,看看哪里摆着花?(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尝试解决。
(3)学生列完算式,指名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巩固提升
1.教师谈话,激发练习兴趣。
师:智慧老人看到大家乘法的意义学的都很好,他还想知道谁能算的更准确更快?让我们开展一次比赛,给智慧老人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能力,好不好?
2.完成教师下发的习题。(数学书35页第1、3题。)
3.用投影展示答案,进行练习点评。
学生练习自己动手列竖式。
巩固练习,让学生有充分思考时间。
作业布置
在你的家中找一找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课间活动
2个5 5个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一共有多少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