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5 14: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
崔小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等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教学方法:
测量法 估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彩带、剪刀。
课前研究:
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头长、一拃长、一步长、脖子一周长、腰一周的长、双臂平伸的长、身高分别是指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可以用文字记录,还可以画图记录,也可以自己创造记录方法)
拳头一周的长度:
脚长:
头长:
一拃长:
一步长:
脖子一周长:
腰一周的长:
双臂平伸的长:
身高:
项目
拳头的一周
脚长
头长
一步长
腰一周长
脖子一周长
身高
长度
(厘米)
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你的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头长、一步长、脖子一周长、腰一周的长度、身高,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课前小故事《郑人买履》
复习并整理有关测量的知识。
师:同学们,关于测量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呢?
测量的方法。
长度单位及换算。
如何选择测量工具,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练习题:有关测量长度的题目。
三、动手测量,探究秘密。
1.回顾课前小研究,初验规律。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自己拳头一周的长度和脚长进行了测量,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师:观察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拳头一周的长度和脚长差不多。
2.动手操作,探究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师:原来,在我们身体上,拳头一周的长度和脚长差不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我们身体上还藏着哪些数学秘密。(出示课题)
师:课前,老师还让大家对身体上一些部位的长度进行了研究和测量,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说一说头长、一拃长、一步长、脖子一周长、腰一周的长、双臂平伸的长、身高分别是指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你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事先训练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交流的次序和全班交流的形式;)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头长、一拃长、一步长、脖子一周长、腰一周的长、双臂平伸的长、身高分别是指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
师:大家已经对自己身体上一些部位的长度进行了测量,接下来,请四人小组合作,测量出小组成员的一拃长和双臂平伸的长度,并完成测量记录表。
师:这是小组活动的要求,谁能帮大家介绍一下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4人轮流接受测量。
(2)分工:2人测量,1人记录,1人接受测量。。
(3) 活动时声音要小,测量完后坐端正。
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并展示小组的测量结果。
认真观察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头长(cm)
一拃长(cm)
一步长(cm)
脖子一周的长度(cm)
腰一周的长度(cm)
双臂平伸的长度(cm)
身高(cm)
预设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有选择性的板书。
生1:我发现头长和腰一周的长度差不多。
生2:我发现身高和双臂平伸的长度差不多。
生3:我发现2个脖子一周的长度差不多。
生4:我发现一步长和腰一周的长度也差不多。
生5:…….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经过你们实际动手测量、分析,居然又发现了我们身体上藏着的这么多的“秘密”,知道了我们身上的这些部位的长度和这些长度之间的小秘密有什么用?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们外出时,不一定会随身携带直尺和卷尺等工具,但我们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一些部分当尺子,例如:只要我们知道了一拃的长度、一步的长度等,便可以近似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老师介绍课本第89页“读一读,讲一讲”。
师:使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度量有什么好处?(用起来方便,可以随时进行测量)
有什么缺点?(得到的数据是近似数,不够精确)
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身体上的“尺子”,孩子会选择测量工具中的尺子?
3.测量课桌的长度与宽度。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发现了身体上的有趣“秘密”。还知道了我们身体上的许多测量工具,下面请大家利用我们身体上的测量工具,测量一下我们课桌的长和宽,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拃测
尺子测


师: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1:测量桌子的长和宽时,要从一个桌角量到另一个桌角。
生2:尺子或拃测时一定要沿直线。
师:你们用拃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师:用尺子量的结果是多少?
师:面对两种测量结果,你想说点什么?(这两种方法测量出的结果还是很接近。)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活动课中,你们有哪些收获?
在这节活动课上,你们的表现怎么样?
“你的身体上哪里还是一把尺子”,请你把它画下来。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88页第89页《寻找身体上的秘密》这节课,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认识“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以及会进行简单的测量的基础上安排的。课堂上,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身体进行测量,得到一拃长、一步长、头长、脚长、双臂伸展的长度等等,并发现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拳头的一周的长度和脚长差不多,双臂伸展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在他们的年纪身高大约是自己头长的六倍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好玩。在好玩的基础上,还能好用。所以,还要引导孩子利用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这节综合实践课,不仅仅要让孩子巩固长度单位、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发现人体中的数学秘密,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的把学过的数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上的有趣的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在活得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三、自读教材,开阔视野。
四、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带领学生复习了第六单元测量的主要知识点,换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利用学生熟悉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的对话,激发他们对于“拳头的一周和脚长差不多”的好奇心。课前,我测量了六个小组的拳头的一周和脚长,让组长汇报,六组数据清楚的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对比数据,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急切的想发现更多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想知道更多的数学秘密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孩子们通力合作,测量出来。需要测量小组长的头长、一拃长、一步长、双臂伸展的长度和身高。为了使测量数据更准确,我把需要测量的身体部位都拍摄成照片,用PPT演示出来,明确每个数据的测量部位。在小组活动前,我明确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测量组长的数据。
(2)听从组长分配,测量方法要正确,数据要准确。
(3) 数据要以厘米为单位,做好记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所以这节课的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汇报中,有个别数据出现错误,例如一拃长学生的汇报数据是16厘米,我应该及时指出,重新让学生测量一下。在测量头长的时候,之前应该让学生用书或直尺把组长的头顶到下巴的距离找准再量。总的来说,课改后的教材对小组合作的要求更多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和分享过程。本节课的所有数据都是学生们亲自动手测量出来的,学生需要自主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数据基本准确。
在得到这些数据后,让学生自己对比数据,发现规律。学生顺利的发现了头长和脚长差不多,双臂伸展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由于学生目前只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对于身高和头长的倍数关系,学生还不能够发现,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个秘密。问学生想不想验证在这个年纪身高大约是头长的6倍,学生们兴趣高涨。我选择了一个班里个子矮和个子最高的同学,用塑料棍验证了一下,学生惊奇地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在他们兴致正浓的时候,我又介绍了人的身高和头长的比例是随着年龄的生长发生变化的。用PPT演示1岁、3岁、6岁、成人的倍数关系,我自己来当模特,让学生来验证成人的身高大约是头长的7倍,还介绍了模特的身高大约是头长的8倍,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有什么用呢?不能让学生空想,教材上的文字很好的介绍了身体上尺子的用处。所以我设计了第三个环节。但是课后我和周校长在交流的时候,他给我的意见是这段文字虽然是书上的,但是由于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不可能每天从家到学校走路来,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最好是设计从食堂到教室这种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例子。这一点上我也十分的同意,虽然教材上的例子很好,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这一点还需加强。之后我像学生介绍永备尺的用处。学生这时候都特别想亲自用永备尺来估测一下,所以我设计了用自己身体的尺子来估测教室的宽度。在试教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这一环节参与积极性特别高,想法也很多样,有的学生直接用身高测量,趴在地上,有的学生用拳头、一拃等等,为了节约时间,我测量前让学生选择尺子,告诉学生哪种尺子测量更优越。当时测量比较顺利,但是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应该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不同尺子的优缺点,自己选择合适的尺子。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自己的数据,并且会列出算式计算,因为二年级的孩子认知基础有限,得数不需要学生计算出来。最后,我应该给出教室到底有多宽的数据。让孩子感受以下自己估测的是否准确。
最后我结合美术课上画人体的“立七、坐五”,让孩子们利用本节课学到的解释,猜猜画中的人是大人还是小孩。然后让孩子们亲手画一画你喜欢的身体上的尺子。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巩固了测量的知识,又复习了倍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设计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的关系。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今后我还想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继续努力,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