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连乘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连乘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5 18: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 3.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还认识我吗?喜欢数学吗?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
大家都逛过超市吧,我们一起去看看超市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几幅超市画面,定格一张。4个信息,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每个蛋挞3元,每个面包5元 。)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 ?
?? 1、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同意吗?怎样解答?
?????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回答,因为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或者学生说,因为每盒有4个蛋挞,求6盒蛋挞,用乘法计算就是一共有多少个?
孩子们真能干!继续
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买一盒蛋挞多少钱?那必须得知道哪些信息?同意吗?可不可以补充有6盒蛋挞,每个面包5元这两个信息?为什么呢?(解决问题时要选择与问题相关联的、有用的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把信息补充完整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每个蛋挞3元)
那么我们补充的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生答:因为是求4个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因为每个的钱乘以个数就能够得到总的价钱。是的,每个的价钱是物品的单价,个数是数量,一共的钱就是总价,我们通常用单价乘数量就可以得到总价。
师:同学们,你们真能干,已经能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 二、新授。
?? 师:回忆一下,解决问题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呢?(学生回答,师贴板书,
3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 师:接下来我们就按这个步骤来解决超市中售卖保温壶的问题吧。(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 (老师巡视指导时追问,你为什么先求这个问题?方法的不同。对比它的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阅读与理解。(预设,学生说,在阅读理解这里我知道了已知信息是……,要求的问题是……)老师立即贴黑板。
师:12箱这个信息是在哪里找到的?我们在阅读理解时就要从文字或者图片中去寻找信息,图文结合。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学生汇报,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
????????????????? 列式:12×45=540(元)
????????????????? 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
????????????????? 540×5=2700(元)
????????????????? 综合算式:12×45×5
????????????????????????? =540×5
????????????????????????? =2700(元)
????????????????? 答:一共卖了2700元钱。
同意他的做法吗?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呢?
师:你是根据怎样想到先算每箱卖多少钱的?
??? 生答:我根据每个保温壶是15元,每箱有12个想到的,老是迅速贴思路图。师:又是怎样算到一共多少钱的?贴。
师:和他一样,想到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真棒。(学生回位,单子留下。)
师:同学们,看这个思路图,我们一起来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解答的。根据已知信息每个45元,一箱12个,用乘法可以求出每箱多少钱(添乘号),然后再用每箱价钱和卖出了5箱这两个信息,又用乘法就能求到了一共卖了多少钱?(添乘号)
师:按照这样的思路好多同学用了分步计算解答和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比较这两种解答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答。
(相同:解答思路相同,都是先求一箱卖了多少钱,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不同:分步计算时用了2个算式来解答,综合算式解答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计算的连乘的综合算式。板书“用连乘”今天我们就是用连乘来解决问题的)
方法二:
师:除了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汇报:??????? 先算一共有多少个?
????????????????? 列式:12×5=60(个)
????????????????? 再求5箱一共卖了多少钱?
????????????????? 60×45=2700(元)
????????????????? 综合算式:12× 5×45
?????????????????????????? =60×45
?????????????????????????? =2700(元)
????????????????? 答:一共卖了2700元钱。
师:也想到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照黑板上的方式介绍一下这种方法的思路吗?学生说老师贴,用每箱12个乘一共有5箱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到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用求到的数量乘每个保温壶的单价,就求到了一共的价钱。
回顾与反思。
1. 这个题我们解答正确了吗?还要怎么办?(生:检查------)你是怎么检验的?(重算一遍)
我们做的第一种方法的结果和第二种的结果一样,可以互为检验。用两种方法都算出来,一共卖了2700元,证明做的结果是正确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全班口答。
(课件出示两种方法)
??? 2.师: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请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小组讨论。
(相同:结果相同,综合算式都是用连乘来解决的。都用到了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这个数量关系。第一种方法的第一步是用单价乘数量求到每箱一共卖的总价;第二种方法的第二步也是用单价乘数量求到5箱一共卖的总价)
不同: 解题思路不相同。方法一是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方法二是先算一共有多少个?
解题思路不同找到中间问题就不同。解决问题时找准中间问题是关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殊途同归)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一起看看有关问题解决的微课。
看了微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用连乘解决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解决吗?
三、巩固练习。
1.小红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长400米,他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 预设:这道题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先算7天一共跑了多少圈?再算一共跑了多少米?第二种方法就是先算一天跑了多少米?再算7天跑了多少米?
2.开放题。补充一个信息和一个问题,让它变成用连乘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 。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
???????????????????????? ?
老师巡视 。 汇报。
师:适时表扬,真能干,同学们真棒,今天学了新知识的连乘问题就知道运用了, 我太佩服你们了。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想学什么?
师: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认真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简解]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
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
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
更加灵活。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初步理
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
生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
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
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
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
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
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
的使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
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
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
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
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3?尝试应
用?理解深化。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4?灵活运用?拓展内化。通过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游戏形式组织练习?不仅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5?回
顾总结?体验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云思考、解决。
2.创设情境。
多媒体呈现小红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的片段?小红买了6袋乒乓球?每袋
5个?然后将画面定格在“一个乒乓球标价2元”上。
3.收集信息。
从刚才的影片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4.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相互议议?
例如?
?1?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1袋要多少元?
?3?这些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等等。
谁能解答。?指名口答?
5.出示例题。
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表述题意。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选择出示?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小红买了6袋?
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解法一?5×2=10?元?
10×6=60?元?
问?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解?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
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
题??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的价钱?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
用多少钱?再算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解法二?5×6=30?个?
30×2=60?元?
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问?6表示什么?5呢?根据“每袋
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知道了6袋一共有多少个个乒乓球以后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乒乓球一共
要用多少元??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
买买30个一共要用多少钱??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算法?比如?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他的计算依据。
假设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
以再乘5?那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要的钱数。
如果学生表述不了这样做的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也能算出正确的
结果?但计算的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自己去相互说一说。如果说不通的情况
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3.小结反思。
?1?问?解法一先算什么?解法二呢?
小结?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2?继续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刚才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
?要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有直接关系的两个
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进一步解答。?
三、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收集信息?多媒体演示小松鼠、小兔、小猫各运了2筐苹果?每筐苹果重
20千克。
从画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每筐苹果重20千克。
学生2?每辆小车装2筐苹果。
学生3?这里一共有4辆小车。
学生4?要求的问题是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
?2?提问?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是哪些?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什么?
?3?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重点说一说不同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
正确算式?2×4×20 或 20×2×4
=8×20 =40×4
=160?千克? =160?千克?
同学之间再进行相互交流、检查。
“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图?进行仔细观察?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
有几排兔笼?每排有几个兔笼?每个兔笼中有几只小兔?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评议。
正确算式?6×4×3 或 3×4×6
=24×3 =12×6
=72?只? =72?只?
如果有学生直接列出算式?6×12=72?只??也可以。
3、“想想做做”第3题。
?1?可以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后反馈。
?3?问?如果我们的教学楼上也这样摆放花盆?那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四、灵活运用?拓展内化
“超市购物”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周末
到超市去买东西?多媒体呈现超市里的购物片段与画面?一些物品的单价及数量
牛奶?一箱18袋?每袋2元?
饮料?每箱24听?每听3元?
方便面?每箱30包?每包2元?
铅笔?每袋10支?每支5角?
??
活动要求?按6名学生一个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推选售货
员和顾客?其余同学按照顾客的购物需求进行计算?再由售货员来判别对错。
五、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什么样的
解题方法你感觉比较熟练?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
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