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5 13:1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思考: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
思考〔学思之窗〕,回答问题。
1、拉开序幕
3、初具规模
2、制定方针
1949年底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把半殖半封的旧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
2、影响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3)70年代初,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三、教育的复兴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
2、教育优先,“科教兴国”
3、“三个面向”,深化改革
(1)义务教育
(2)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
(4)教育投资
(5)西部教育
经济
教育
科技
促进
提供物质保障
提供物质保障
促进
推动
提供人才
教育与经济、科技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育兴办
教育挫折
教育繁荣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田头识字学习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建国初北京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
发展: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政府重视教育,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教育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学思之窗〕
停课闹革命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人们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白卷英雄”张铁生
张铁生,1950年生,辽宁兴城人。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曾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1973年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因解答不了试题而在空白试卷的背面写了一封 “信”,被树为“反潮流”的“英雄”。同年入辽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任中共铁岭农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院党委副书记。同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10月后被撤销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并被开除党籍。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1年10月刑满获释,和另外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净资产过亿元,是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张铁生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邓小平复出后,对教育力挽狂澜的措施:
“肯定”
“整顿”
“恢复”
“编写”
“倡导”
教育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7年某大学的开学典礼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关键在于培养人才。
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
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 第六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 第七条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1997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达33,464所,在校生1869.76万人。各类就业培训中心2,100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约100多万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18.9%提高到1999年的56.47%。
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832所,比上年增加139所。招生810.02万人,比上年增加62.2万人;在校生1987.01万人,比上年增加177.12万人。
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比上年增加41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比上年减少3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5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6个。
????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全国招收研究生41.86万人,其中博士生5.80万人,硕士生36.06万人。在学研究生119.50万人, 其中博士生22.25万人,硕士生97.25万人。毕业研究生31.18万人,其中博士生4.14万人,硕士生27.04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565.92万人,在校生1884.90万人,毕业生447.7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191.11万人,在校生524.16万人,毕业生176.44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56.27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4.23万人。
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姑娘”)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1991年10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次年6月,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而该校则成为这笔捐款的接受点,25名失学儿童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如今,这25名受益儿童已有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有11人正在读大学。
希望工程使大批贫困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2004年,首届西部教育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和日本、新加坡的教育专家齐聚山城,对中国西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展开了广泛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