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况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 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5、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⑵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
2、通过利用多媒体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特征;
4、通过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归纳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变化的特征;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二,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属性;
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
三,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四 课时计划:1课时
五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ppt课件。
六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过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祖国的“物博”。
大家都知道,水资源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1页,〔教师打开第一张幻灯片:〕。
〔过渡〕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教师打开第二张幻灯片,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自然资源概况,两分钟过后,教师边打开第三张幻灯片边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边按“板书设计”“板书”自然资源概念,边点开定义,边说话)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过渡〕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种资源是不是自然资源呢?(学生回答: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老师〕:“很好!判断一种资源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是自然界有的;2、必须是现在就能为我们提供福利。”(教师同时点开自然资源的两大属性)
下面,我来考考同学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自然资源的概念,(教师打开第四张幻灯片)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几组图片,一起来判断它们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
〔活动中的师生问答〕师:“食盐”是不是自然资源?(生:不是,食盐不是自然界的) 师:那么“自然风景”呢?( 同学纷纷说:“是”)。师:那其他的呢? (学生纷纷作答。)
〔小结〕:这就对了,判断自然资源必须要两个条件都具备:1、必须是自然界的;2、必须是现在就能为我们提供福利。
(过渡)那么,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呢?(教师按“板书设计”板书:“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打开第五张幻灯片,按点逐一分析、讲解)
〔过渡〕自然资源有很多,那我们怎么进行分类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本第61页,第一段第二句到段尾:“主要包括”预备,开始,(教师按“板书设计”板书“分类”,朗读结束后,教师打开第六张幻灯片,逐一点开各类自然资源的名称)(教师再提问)同学们知道各类自然资源都有哪些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打开第7---第12张幻灯片)展示:
1、气候资源,如: 光热,风,降水等等;
2、水资源,如: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等等;
3、土地资源,如:林地,草地,耕地等等;
4、生物资源,如:森林,动物,草等等;
5、矿产资源,如:煤炭、金刚石、铁矿石、鸡血石等等;
6、海洋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等。
(教师再提问):除了老师找出的这些资源外,同学们中,谁还能举出各类自然资源的其他例子?看谁举得多。(学生纷纷发言、举例),(当同学列出“汽油”时,其他同学可以说:“不是,汽油不是自然界的,是石油提炼的”)〔老师补充说明:“汽油是石油提炼出来的,所以不是自然资源”〕
(过渡)同学们知道不,各种资源还可以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大家知道划分的依据吗?(教师打开第13张幻灯片,然后,按“板书设计”板书“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开本幻灯片的子项并加以解释)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题”。(教师打开第14张幻灯片) (同学们纷纷讨论答案)(教师提问):同学们:图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理由是什么?(同学作答,教师加以总结)
(教师打开第15张幻灯片,讲解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可再生资源包括的资源类型)。
(过渡)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可再生资源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一起做下面两个“活动题”(教师依次打开第16、第17张幻灯片,教师请学生单个发言,教师加以解释)。
(过渡)大家弄懂了可再生资源,接下来再来学习“非可再生资源”。(教师打开第18张幻灯片,教师依次讲解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包括的资源类型等)。
(过渡)下面,再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两个“活动题”。(教师依次打开第19、第20张幻灯片,学生先做,教师后讲解)。
(完成任务后,教师打开第21张幻灯片,学生先做,教师再讲解)。
(完成任务后,教师打开第22张幻灯片,师生采取问、答的形式完成前面的三个小题)。(教师接着再问:)这些行为为什么“不对”呢?(学生讨论后,教师作出正确的解释,同时点开本幻灯片的子项)
(教师打开第23张幻灯片)教师先念题目,然后让同学讨论作答,教师再总结。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用到许多传统的自然资源,还用到了一些新的能源。下面我们首先来阅读一个短文,然后一起来完成短文后的题目。(教师打开第24张幻灯片,学生先阅读短文,然后思考题目的答案,教师点拨)
(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做一个课堂练习,来检验一下大家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打开第25张幻灯片,学生先做,教师再解释并点出正确答案)。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也懂得了自然资源的特征,还知道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大家踊跃回答问题,表现都很好,希望大家,课后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平常的生活实践,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讲环保,处处当节约。(教师打开第26张幻灯片,)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七,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概况
概念:
自然资源 特征 :
分类: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师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讨论的方式,给了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在紧张、快乐中学习。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课堂活跃,参与效率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讨论呈现了很多的有价值的想法,比较好的完成了本节的知识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开拓了视野,锻炼了分析及表达能力,正确的资源观得到了巩固。由于老师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把难点分解成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学生感到很亲切, 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抓住学生的讨论、把有特色的想法引向更深层次,学生的收获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