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21 15: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图1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100m。读右图回答1--3 题。
1.图示区域中,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960米 B.799米
C.1080米 D.670米
2.图示区域河流
A.北半球  向南流 B.南半球  向南流
C.北半球  向北流 D.南半球  向北流
3.a、b两地的温差约为
A.1℃ B.2℃ C.3℃ D.4℃
图2和图3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4--5题。
4.图二的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C.1500米5.关于图二和图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图7中大坝的高度不超过100米
图4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回答6--7题
6.试比较②、③二地的风力大小:
A.②>③ B.②<③
C.②=③ D.不能确定
7.有关④地风向,正确的是: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图5中a一1表示非洲西海岸地带的城市。图6中折线1、2表示这些城市1月与7月的降水量分布,甲、乙和丙中的某一条直线表示赤道。据此回答8--9题。
8.图6中的E、F、G、H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走过的路线,有关探险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道路E,通过广阔的沙漠之后,看见火山在喷发
B.道路F,快要通过沙漠时,在途中看到有外流河的湖泊
C.道路G,看到大裂谷,其附近高山山顶常年积雪
D.道路H,最初在海岸附近看到缓坡,然后是广阔的平原
9.图6中7月的降水量和赤道组合正确的是
A.1和甲 B.2和乙 C.2和丙 D.1和乙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1.图甲所示季节里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读图7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东北风 城市“热岛效应”
C.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东北风 沿岸洋流的影响
13.图7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非洲好望角风大浪高
B.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
C.日本群岛樱花盛开
D.南京花市寒梅绽放
读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回答14--16题。
14.该地的经纬度是
A.32.5°N,120°E B.79.5°S.120°W
C.79.5°N,120°W D.79.5°S,120°E
15.图中X的数值为
A.13° B.14° C.15° D.16°
16.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我国某城市居民小区,环境优美,楼房采光条件好,楼房之间对采光影响不大。小区内一栋楼房,在北京时间夏至日(晴天)14︰40时太阳光线从南偏西30°方向射向阳台,该日阳台日照时间是10小时40分钟。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该城市的经度是
A.100°E B.105°E C.110°E D.115°E
18.此日该城市的昼长是
A.13小时 B.14小时40分钟
C.16小时 D.15小时20分钟
图10中ab为经线圈,cd为晨昏圈,M为经线圈与晨昏圈的交点,读图2,完成19--20题。
19. 图中M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A.6时 D.9时 C.12时 D.18时
20.当图中M点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我国东北冰雪开始消融,农民积极备耕
B.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C.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严峻
D.哈尔滨冰灯闪烁,人们正欢度春节
图11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度数,箭头所指为数值增大方向,并且Y=90°。
读图完成21--22题。Ks*5*u
21.如果该图表示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的变化,
则X的值为
A.23°26′ B.43°08′
C.46°52′ D.66°34′
22.如果该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则X的值为
A.0° B.23°26′
C.66°34′ D.90°
图12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弧线MP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我国漠河(122oE)地区夜幕降临,某极点测得太阳高度为18o回答23--24题。
23.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O点为北极点
B.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18oN,72oE)
C.此时北京时间为3:12
D.此时MP为晨线
24.下列关于图中时节说法正确地是:
A.此时我国北方春旱最严重 B.我国长江流域正处于梅雨季节
C.地中海地区的河流正处于多水季节 D.澳大利亚小麦处于生长期
25.2010年l一2月北半球中纬度较往年频繁受到强寒潮的影响,我国华北、美国东部、西欧、北欧等地区都出现了多年来气温的极端最低值。关于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叙述,正
确的有
①全球变暖使热量交换受阻 ②极地高压较正常年份偏强
③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⑧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共4题,50分)
2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图一)和伊朗附近地区(图二)地形图
材料二、中国上海、哈密(新疆地区)、伊朗亚兹德三地多年来的平均气候资料表格
上海﹝图一A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 北纬 31.2 度, 东经 121.4 度, 海拔 3 米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C
3.7
4.6
8.5
14.2
19.2
23.4
27.8
27.7
23.6
18.3
12.4
6.1
降雨量mm
39.0
58.8
81.2
102.3
114.5
152.0
128.2
133.0
155.6
60.5
51.2
34.7
亚兹德﹝图二B地﹞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 北纬 31.9 度, 东经 54.4 度, 海拔 1230 米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C
5.1
8.0
13.5
19.5
25.4
30.8
32.4
30.4
26.1
19.5
12.1
6.8
降雨量 (毫米)
10.3
11.2
12.9
9.1
4.0
0.1
0.1
0.0
0.1
1.4
2.7
8.1
哈密气候资料
哈密气象站位置: 北纬 42.8 度, 东经 93.5 度, 海拔 737 米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C
-10.5
-4.8
4.6
13.2
20.3
24.7
26.6
25.2
18.5
9.7
-0.1
-8.3
降雨量 (毫米)
1.3
1.4
1.0
2.0
3.2
6.2
6.7
4.9
3.3
2.6
1.5
0.9
(1)分析形成亚兹德和哈密降水特征的成因。
(2)比较亚兹德和哈密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原因解析。
(3)亚兹德和上海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但降水量很大,试分析产生的原因。
(4)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来解析图二中亚兹德(B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某岛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该岛所在政府于1994年完成了最后的水电计划,随后经过调查,确定该岛的主要能源开发以转向风能为主,在风力发电方面有其经济性。
材料三、该岛面积只有67,8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大约45万左右,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该地区大部分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此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之一。
(1)该岛水能丰富,图中A、B两河水力更为丰富的河流是哪条,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目前开发的新能源是风能而不是太阳能的原因。
(3)该岛和英国大不列颠岛相比,冬季降雪天明显比大不列颠岛少的原因。
(4)依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岛应如何因地制宜来发展本地经济。
28.图A是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图,①②两地是该气候类型的两个所在分布地,图B、图C是该地区冬、夏季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比较该气候在①、②两地气候特征不同点及其成因。

(2)试从地中海相对于周围大陆冬夏季节气压差异的角度分析该地成为该气候世界最典型分布地区的原因。
29、下图为2007年10月16日02点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中A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出理由。同时说出形成目前控制A地的此类天气系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比较此时B、C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出判断理由。
(3)假设C地附近天气系统以30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请简要说明C地在未来3天内气压、风向、风力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因素)。

2010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答题卷
26、(16分)(1)分析形成亚兹德和哈密降水特征的成因。
(2)比较亚兹德和哈密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原因解析。
(3)亚兹德和上海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但降水量很大,试分析产生的原因。
(4)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来解析图二中亚兹德(B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7、(14分)(1)该岛水能丰富,图中A、B两河水力更为丰富的河流是哪条,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目前开发的新能源是风能而不是太阳能的原因。
(3)该岛和英国大不列颠岛相比,冬季降雪天明显比大不列颠岛少的原因。
(4)依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岛应如何因地制宜来发展本地经济。
28.(8分)(1)比较该气候在①、②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成因。

(2)试从地中海相对于周围大陆冬夏季节气压差异的角度分析该地成为该气候世界最典型分布地区的原因。
29、(12分)(1)描述A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出理由。同时说出形成目前控制A地的此类天气系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比较此时B、C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出判断理由。
(3)假设C地附近天气系统以30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请简要说明C地在未来3天内气压、风向、风力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因素)。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B
A
D
B
A
C
D
A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D
C
B
C
A
D
C
D
C
D
26、(1)这两地降水都很稀少。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于到达;四周都是高山环绕,水汽更难于进入,降水更为稀少。
(2)哈密的年较差更大。哈密纬度更高,白昼的年变化更大;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强、海拔又比亚兹德低,所以年较差更大。
(3)亚兹德的年降水量在60mm左右,而上海年降水量在1000以上,上海远大于亚兹德。亚兹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四周又是高山环绕,水汽难于进入;而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形成降水,上海又是沿海,地势低平,水汽很快深入而形成大量降水。
(4)亚兹德位于伊朗高原上,这里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挤压隆起而形成一个海拔较高的四周高中间稍低的高原,外力作用时间比较短,所以地表崎岖不平。
27、(1)该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该岛地表崎岖,多急流,多峡谷。相对来说,A河经过的等高线比B更密集,落差更大,所以水能更为丰富。(2)该地位于南纬40度以南,又是一个岛屿,四周又被海洋所包围,因此位于强烈的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但西风终年从海洋上带来暖湿的水汽,所以阴雨天多,大气透明度差;而且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所以太阳能比较欠缺。(3)该岛地理纬度比大不列颠低,冬天气温比英国要高;虽然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都吹西风,但该岛西侧是寒流,而大不列颠岛西侧是强大的暖流,增温增湿,水汽更为充足。(4)农业:该岛多山地丘陵。因此在沿海和河口三角洲平原发展以小麦为主的种植业;在山地草甸、草地发展畜牧业.山上发展林业。工业:开采铜矿并利用铜矿和水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第三产业:利用森林公园和海域风光发展海滨旅游业.)
28.(1)②地总降水量比①多,雨季比①长,气温都比①低,气温年较差②大于①地。因为②地纬度高,整体气温低,白昼的年变化大,所以年温差大。且纬度高,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多,雨季长,而①纬度比②低,受西风控制时间短,降水少。
(2)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加上地中海气温较陆地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深入,降水丰富。夏季,受副高控制,且地中海气温较陆地低,形成高压,加强了副高的影响,气候干旱
29、(1)天气晴朗、风力小,气温凉爽;因为是10月,秋季,又正好处于高气压中心,下沉气流。动力和热力原因。(2)B地大于C地。B地等压线比C地密集,气压梯度力大,B为海洋上,而C地位丘陵地区,摩擦力B小于C。(3)因高气压的东移,气压逐渐下降;有东北风变为东风再到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气压梯度力加大),风速有小变大;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气温也略有升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