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5.1 三角形的特性(例1、2、3、4)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5.1 三角形的特性(例1、2、3、4) 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3 22: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5.1 三角形的特性5 三角形一、情境引入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二、例题讲解同学们,你会画三角形吗?请画出一个三角形。上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图3和图4是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边边边角角角顶点顶点顶点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相邻两条边的交点叫做顶点。
相邻两条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这条线段是什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底高可以画出几条高呢?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因此可以画三条高。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3根小棒只能摆出一种三角形,用4根小棒能摆出不同的四边形。看看下图中哪儿有三角形。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用3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三角形不变形,具有稳定性。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四边形很容易变形。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把画框的对角钉上一根木条,画框便固定了。再观察画框,发现它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第一条: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家→学校 
第三条:家→商店→学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线。3条路线中哪条最短呢?第二条路线最短。为什么?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
两点间的距离。我们来做个实验。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1)6、7、8。 (2)4、5、9。
(3)3、6、10。 (4)8、11、11。(1)用6cm、7cm、8cm 长的纸条摆。(2)用4cm、5cm、9cm 长的纸条摆。(3)用3cm、6cm、10cm 长的纸条摆。(4)用8cm、11cm、11cm 长的纸条摆。通过拼摆发现,上面的四组纸条有的能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能摆成三角形的是(1)和(4),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是(2)和(3)。
对比能与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有两根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如4+5=9、3+6<10;
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纸条中,任意两根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如6+7>8、8+11>11。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上面你的发现吗?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新知应用1.填空。
(1)由(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  )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
(3)任意三角形都有(  )条高,三角形具有(   )性,不易变形。三条线段333一个顶点高3稳定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
(2)一个三角形可以作出三条高。 (  )
(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3.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说明理由。
(1)3cm、7cm、5cm  
(2)6cm、2cm、2cm  
(3)8cm、4cm、4cm能 3+5>7 不能 2+2<6不能 4+4=84.从长度分别为3厘米、5厘米、8厘米、4厘米的4根小棒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选?为什么?5厘米、8厘米、4厘米或者是3厘米、4厘米、5厘米 
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四、课堂小结1.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角(3个),边(3条),顶点(3个)。
3.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4.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可以用字母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6.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注意是线段的长度,不是连接两点的线段)。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 第65页练习十五1-3、66页6-8题。2. 练习册中与本课时有关系的练习题。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