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30分)
1.读某海区水温图,判断甲处水温可能为 ( )
A.18.5°C
B.17.5°C
C.19.5°C
D.20.5°C
右上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群岛大致位于( )
A.66°34′N B.70°N C.85°N D.85°S
3.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表是x 、y 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据此回答4-5 题。(单位:mm )
4.Y 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季风气候
5.X 地最可能分布在
A.南部非洲地区 B.澳大利亚 C.中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右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6~7题。
6.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 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 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8—9题。
8.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最(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②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
③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④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12-13题。
12.从甲点能够看到乙、丙、丁、戊四点中的( )
A.乙点 B.丙点 C.丁点 D.戊点
13.如果图中河流与潜水之间存在补给关系,那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水补给潜水
B.河流左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C.潜水补给河流水
D.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城市中,过程④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A.上海 B.鹿特丹 C.孟买 D.开普敦
15.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16~17题。
16.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A、B、E、F B.A、B、C、G
C.C、D、E、F D.B、D、E、F
17.E洋流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依次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8.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9~20题。
19.图示区域位于
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
20.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俯视图。实线是可见地区等高线,虚线为不可见地区等高线,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中P点与最高点的高差约( )
A.11米 B.4米 C.2.5米 D.8米
2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A.风蚀蘑菇地貌 B.沙丘地貌 C.冲积扇地貌 D.丹霞地貌
下图中.A B、CD为两条纬线,B、C、E位于同一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为0°,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2:1 读图完成23~25题。
23.若E点地方时为5 时,则
A.A点比C点的昼长差不可能达1 2小时
B.B点不可能出现极昼
C.C点白昼不少于9小时
D.D点一定昼短夜长
24.若D、E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则 ( )
A.E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B.C点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
C.B点比A点早日出或早日落8小时
D.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均相差1 2小时
25.若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北京时间为15小时,6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
A.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 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小于1
C.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4:1 D.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5:12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26~28题。
26.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
27.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A.210天 B.240天 C.300天 D.366天
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沿虚线a到e)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29-30题。
29.一般情况下,“V”型谷在哪条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A.ab B.cd C.de D.df
30.df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河流的河段
A.鄂毕河 B.圣劳伦斯河 C.黄河 D.莱茵河
综合题(共70分)
31.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8分)
(1)详细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4分)
(2)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在图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4分)
32.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9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4分)
(3)试分析A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5分)
(4)比较图中a(金边)、b(马尼拉)两城市的区位差异。(4分)
33.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附近海水等深线图”。 材料二 台北与高雄气温降水量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台湾岛东西两侧附近海底地形差异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一,简析台湾岛河流的突出特征及其开发利用。(6分)
(3)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二,写出台北、高雄的气候类型。试比较两市夏季气温月变化和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其主要原因。(9分)
3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表为乙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5分)
(2)用“︿︿︿︿︿︿︿︿︿”画该地的主要山脉(2分),读图归纳该地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差异(4分)
(3)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