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2、5、3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9页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2.在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中,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能正确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步骤、方法等归纳,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研究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再举例验证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突破方法:?通过在练习活动中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的方法。
学情与教材分析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求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学生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快速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它们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快速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熟练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节课先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都跟倍数的个位有关,比较明显,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会求一个数的倍数,因此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掌握,对学生而言不是很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选择: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思考:
老师是一个猜数高手,你信吗?(不信。)现在就让你看一看。你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就知道他是不是2或5的倍数。或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学生说数,教师判断,写在黑板上。
2的倍数:( 课堂自由说 )
5的倍数:( 课堂自由说 )
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绝活?(预设答案:想。)其实老师是抓住了2和5的倍数特征才能练就这一绝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5的倍数特征
1.请同学们看课件百数表:找出5的倍数。
学生找出后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说出找到了哪些数。
预设答案:
有5、15、25、35、45、55、65、75、85、95。
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规律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问:通过找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个位上都有5或0)那么你能概括一下5的倍数特征吗?
预设:(个位上是0或5的数板书)
老师质疑: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学生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
3.小组讨论验证:请每个同学都写出一个百数表以外的个位上是0或5的数,看看是不是5倍数?能不能找到个位上是0或5的却不是5的倍数的数。
4.汇报验证结果后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提出的结论得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5.练习:请用这个特征找出5的倍数。
24?435?460?67?55?62?125?654?765?2450?24534?3420?7236
2625?36432?3685?
[设计意图]: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刚刚得到的结论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6.总结学法: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探索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来总结探索规律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借鉴刚才的方法探索一下2的倍数特征。
[设计意图]:关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总结。
[二]探索2的倍数特征
1.请同学们再看百数表:找出所有2的倍数,学生找出后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说出找到了哪些数。
预设:有2、12、22、32、42、52、62、72、82、92。
有4、14、24、34、44、54、64、74、84、94。
有6、16、26、36、46、56、66、76、86、96。
有8、18、28、38、48、58、68、78、88、98、?
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规律的乐趣,激发学生向深层次探索知识的欲望。
2.问:你从又中发现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些数个位上都有0、2、4、6、8)
请你概括一下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板书)
老师怀疑: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设。
3.小组讨论验证:写出一个百数表以外的个位上是0、2、4、6、8数,看
看是不是2倍数?能否找到符合这一特征却不是2的倍数的反例。?
4.汇报结果后小结: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2的倍数还有一个名字,偶数。? 不是2的倍数叫奇数。板书:奇数,偶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提出的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5.练习:找出2的倍数和奇数
24??435??860??67??353??62?126?651?2765?2450?
834?879
[设计意图]: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刚刚得到的结论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发现既是2也是5的数的倍数特征。
?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百数表:你又有什么发现?(有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个位上都是0)
出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现在大家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明白了为什么老师有这一绝活了吗??(明
白)老师猜的对吗?(对)
[设计意图]:一方面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适度拓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与开课相照应,使课的环节更具完整性。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闯关答题:
师: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成为一个猜数能手吗?(敢)
迈步第一关:快速找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课件出示。
15?34?82?75?80?1575?716?761?492?94?65?510?43?9045?818?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和加强对比训练。
2.挑战第二关:请组长拿出题卡,合作填出第二题后交流汇报。
第二关:你能找出来吗?
35 72?460?95?834?628?562?180?65?400?572?296?
2的倍数:
5的倍数:
2、5的倍数:
3.勇闯第三关:请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座位号,听口令:(1)
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2)偶数的同学起立;(3)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4)奇数的同学起立;(5)既是2的倍数又是的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同桌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4.帮帮老师的忙:
同学们,你们用智慧和勇气过了三关,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你就是个真正的高手了,老师的一位朋友告诉了我他的电话号码,但只告诉了我号码的前三位和后四位的要求,请看(课件)
电话号码:4?6?3?[A]?[B]?[C]?[D]?
A,B,C,D是1-9中的数字。
A是其中最大的偶数。
B是其中最小的奇数。
C既是奇数,也是5的倍数。
D它与2的和数最大的奇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总结回顾:
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答案:我学会了2、5的倍数的特征。我学会了奇数和偶数??老师想告诉大家,在数学的海洋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字和规律。只要你认真的去观察,探索,就会发现。就让我们一同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五、板书设计:
?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罗列出来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很深的记忆表象。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2、5、3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9页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2.在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中,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能正确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步骤、方法等归纳,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研究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再举例验证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突破方法:?通过在练习活动中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的方法。
学情与教材分析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求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学生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快速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它们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快速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熟练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节课先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都跟倍数的个位有关,比较明显,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会求一个数的倍数,因此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掌握,对学生而言不是很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选择: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思考:
老师是一个猜数高手,你信吗?(不信。)现在就让你看一看。你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就知道他是不是2或5的倍数。或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学生说数,教师判断,写在黑板上。
2的倍数:( 课堂自由说 )
5的倍数:( 课堂自由说 )
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绝活?(预设答案:想。)其实老师是抓住了2和5的倍数特征才能练就这一绝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5的倍数特征
1.请同学们看课件百数表:找出5的倍数。
学生找出后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说出找到了哪些数。
预设答案:
有5、15、25、35、45、55、65、75、85、95。
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规律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问:通过找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个位上都有5或0)那么你能概括一下5的倍数特征吗?
预设:(个位上是0或5的数板书)
老师质疑: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学生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
3.小组讨论验证:请每个同学都写出一个百数表以外的个位上是0或5的数,看看是不是5倍数?能不能找到个位上是0或5的却不是5的倍数的数。
4.汇报验证结果后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提出的结论得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5.练习:请用这个特征找出5的倍数。
24?435?460?67?55?62?125?654?765?2450?24534?3420?7236
2625?36432?3685?
[设计意图]: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刚刚得到的结论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6.总结学法: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探索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来总结探索规律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借鉴刚才的方法探索一下2的倍数特征。
[设计意图]:关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总结。
[二]探索2的倍数特征
1.请同学们再看百数表:找出所有2的倍数,学生找出后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说出找到了哪些数。
预设:有2、12、22、32、42、52、62、72、82、92。
有4、14、24、34、44、54、64、74、84、94。
有6、16、26、36、46、56、66、76、86、96。
有8、18、28、38、48、58、68、78、88、98、?
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规律的乐趣,激发学生向深层次探索知识的欲望。
2.问:你从又中发现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些数个位上都有0、2、4、6、8)
请你概括一下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板书)
老师怀疑: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设。
3.小组讨论验证:写出一个百数表以外的个位上是0、2、4、6、8数,看
看是不是2倍数?能否找到符合这一特征却不是2的倍数的反例。?
4.汇报结果后小结: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2的倍数还有一个名字,偶数。? 不是2的倍数叫奇数。板书:奇数,偶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提出的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5.练习:找出2的倍数和奇数
24??435??860??67??353??62?126?651?2765?2450?
834?879
[设计意图]: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刚刚得到的结论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发现既是2也是5的数的倍数特征。
?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百数表:你又有什么发现?(有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个位上都是0)
出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现在大家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明白了为什么老师有这一绝活了吗??(明
白)老师猜的对吗?(对)
[设计意图]:一方面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适度拓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与开课相照应,使课的环节更具完整性。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闯关答题:
师: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成为一个猜数能手吗?(敢)
迈步第一关:快速找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课件出示。
15?34?82?75?80?1575?716?761?492?94?65?510?43?9045?818?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和加强对比训练。
2.挑战第二关:请组长拿出题卡,合作填出第二题后交流汇报。
第二关:你能找出来吗?
35 72?460?95?834?628?562?180?65?400?572?296?
2的倍数:
5的倍数:
2、5的倍数:
3.勇闯第三关:请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座位号,听口令:(1)
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2)偶数的同学起立;(3)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4)奇数的同学起立;(5)既是2的倍数又是的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同桌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4.帮帮老师的忙:
同学们,你们用智慧和勇气过了三关,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你就是个真正的高手了,老师的一位朋友告诉了我他的电话号码,但只告诉了我号码的前三位和后四位的要求,请看(课件)
电话号码:4?6?3?[A]?[B]?[C]?[D]?
A,B,C,D是1-9中的数字。
A是其中最大的偶数。
B是其中最小的奇数。
C既是奇数,也是5的倍数。
D它与2的和数最大的奇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总结回顾:
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答案:我学会了2、5的倍数的特征。我学会了奇数和偶数??老师想告诉大家,在数学的海洋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字和规律。只要你认真的去观察,探索,就会发现。就让我们一同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五、板书设计:
?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罗列出来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很深的记忆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