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能规范的画角。
让孩子们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借助角的模型和直尺规范的画角
教学难点: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形成角正确的表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孩子们去图形王国走走!(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这些都是孩子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根线,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生:角
师:对,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叫做角。今天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学生质疑:关于角,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1:什么是角啊?
学生2:角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3:怎么画角啊?
学生4:角和“<”符号一样吗?
学生5:角有大小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教师根据本课重点有选择的书写学生的提问。)
……
过渡语:哇,关于角孩子们想了解这么多! 今天我们的认识角,就围绕孩子们的提问展开,好吗?
(二)、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学习新知。
知识点一:什么是角?
生活中的角
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下面就请孩子们找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说给同桌听听!
生:找角……
师:刚才老师看到孩子们找到了许多的角,但是你们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个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指角的方法?
师:利用三角板,教学生指角的方法。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这样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全班同学看看吗?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的表面上某一部分的形状就是一个角。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剪刀、钟、三角板)
师:请学生依次找出这些物体上的角,然后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啦!
认识数学中的角
师:孩子们找找,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课件演示,闪烁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都有一个角和两条直直的边。
师: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在数学上,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线就叫做角的边。
(教师板书黑板上角的顶点和边……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角了吗?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
(师板书: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
师:请学生指出课件上三个角的顶点和边……
知识点二、怎么画角呢?
自由画角
师:孩子们,你们会画角吗?
生:会。
(学生自由画角,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追问他们是怎么画的……
(肯定学生画角的方法:①利用角的模型临摹画角。②根据角的特点画角)
示范正确的画角方法。
师: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
教师抽学生再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方向、大小不同的角。
知识点三:角的读写法
角的读写法
师:这么漂亮的角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记作:(∠1)、 读作:(角1))
强调写法
师:“∠1”这个符号跟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挺像的?(小于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生答下边平)
师:跟老师一起书空写个∠1。
给自己的角取名字。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也取个名字,可以用其他的数字或者字母?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反馈:你给你的角取什么名字了?
巩固新知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分辨角。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请说明理由。
( ) ( ) ( ) ( ) (
师:听说我们在与角交朋友,课堂上又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用你火眼金睛判断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打”v”,不是的打”x”?做在题卡上,开始!
指名反馈:课件演示
标出图形中的角。(数角)
课件出示: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3 个角,标一标。
课后拓展延伸
五、总结回顾
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孩子们,你们今天的表现特别棒,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这个也是一个角。开课时有孩子提问到,角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角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只是角的初步认识,其实角还有很多的秘密。希望孩子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发现角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