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运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乘运算,能解答三个数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解答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
难点:了解算式意义,熟练进行计算。
三、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以前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进行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时,应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带小括号的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2、探索新知
(一)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图中的老伯伯在干什么呢?
生:汇报西王庄2010年固定电话安装情况。
师:你能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
并提出“议一议”的问题,“求2010年有固定电话数量,必须先算什么”,全班讨论。
指名回答
生:先算2005年固定电话的数量。
师:为什么
生:因为2010年固定电话的数量是2005年固定电话的数量的2倍。
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算一算吧。
计算完后前后桌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讨论时,师巡视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计算的过程,老师板书(生说算式师板书,再说思路)。
分步:24×6=144(部) 这是算的什么
144×2=288(部)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2005年固定电话数,就是24×6=144(部),再求2010年固定电话数,就是144×2=288(部)。
师:谁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或:上面采用了分步乘法计算,你能写出一个算式吗?)
综合:24×6×2
=144×2
=288(部)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综合算式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师:上面的算式也叫综合算式。它的特点就是:用连乘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也要善于用连乘的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乘”)
(二)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伯伯解决了固定电话安装数量的实际问题,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老伯伯对你们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新建楼房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课件)《试一试》住楼问题。指名说信息,说明问题。(关键图中5单元)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答。
老师提醒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列出不同的算式。重点是让学生能准确的表达列式思考过程中和列式算式的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小组讨论,找小组代表回答。
(1)在回答问题时,先有学生回答出用分步算式计算,再有学生回答出用综合算式计算。
A、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5×8×12=480(户)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栋楼可以住多少户,就是12×5,再求8栋可以住多少户,就是60×8。
?师:谁再来说一说?
B、 师: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2:12×5×8=480(户)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8栋一共多少个单元,就是8×5,再求40个单元可以住多少户,就是40×12。
?师:谁再来说一说?
师:真不简单,一道题就想出了这么两种算法,列分步算式的同学们试着把这两个分步算式也改写成连乘算式吧。
师:同学们,观察着两道连乘算式,你能说一下连乘的运算顺序吗?从左向右。(板书)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4、学以致用:
师:你们再看下面的几道题,怎么计算呢?试一试,相信难不倒你们。
出示混合运算计算题。
(学生解答,订正答案。)
师:刚才你们通过合作用连乘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真行!老伯伯想了解到你们个人的掌握情况,请看(出示课件:猫头鹰问题)列出综合算式,独立完成,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谁来说说你的做法。
生:(找2名同学回答)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板书设计
连乘
(1)分步:24×6=144(部) (2)12×5×8
144×2=288(部) =60×8
综合:24×6×2 =480(户)
=144×2 5×8×12
=288(部) =40×12
=480(户)
答:2010年固定电话有288部。 答:一共可以住48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