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30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三维目标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的思路和方法。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探究1:
黄土高原区位置和范围太行山脉长城秦岭日月山黄 土 高 原探究1:
黄土高原区位置和范围30万平方km,
风沙沉积形成黄土塬黄土峁严重的水土流失千沟万壑走进高原,探寻原因探究2: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植被--降雨-- 黄土特性--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直立性,土质疏松,多孔隙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地表径流能力低建窑洞采矿修路战争营建宫殿轮荒伐木烧薪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的特殊性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思考讨论: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A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B扩大荒地开垦面积C农作物产量下降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探究3:水土流失的危害中 游下 游1、对当地: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对黄河下游
地区:
(3) 黄河泥沙含
量剧增,大量泥沙
沉积在下游河床,
使黄河下游成为
“ 地上悬河”,严重
威胁两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探究4:水土流失的治理基本原则确定中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面积煤区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工程、生物、农技重点—保持水土措施—“三结合”实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1、下图为“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读后回答: (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C.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D.黄土高原应大力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2)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水土流失可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其中②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提升暴雨土质疏松毁林开荒耕地减少河床淤积打坝建库植树种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发展多种经营C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水 土 流 失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下游形成的 “地上悬河”400毫米资料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平原山地高原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开荒、耕作、抛荒、开荒轮荒制度开 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修建宫殿阿房宫的大兴土木“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资料二:下表是黄土高原小流域开发的具体措施和功能。平整土地深耕改土淤地坝
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淤地坝建设工程地坝是黄土高原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 淤地坝
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淤地坝建设工程地坝是黄土高原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 轮荒
轮荒
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名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