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30 14: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一、鲁尔区概况:1、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利珀河之间:
2、德国工业的心脏:二、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一)、鲁尔区辉煌历史:(二)、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1、便捷的水陆交通2、煤炭资源丰富:3、水源充足:4、离铁矿区较近:5、劳动力资源丰富:6、市场广阔:丰富的煤炭运入铁矿石丰富的水资源 A——煤炭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力工业
D——化学工业 E——机械工业ABCDE完成练习: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钢铁工业煤炭工业(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资料: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减少。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70年代后,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80年代问题越来越大,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国钢铁价廉倾销,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原因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 业转型提供了支撑: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这节课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小结: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AB练习题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BA练习题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AD练习题衰退原因分析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鲁尔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德国鲁尔工业区经过多年的改造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目前,鲁尔工业区已经从德国的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老企业的改造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起始于1968年,他们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并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其他大型企业改革也采取了基本稳定的政策,尽量实行渐进的方式。对于大企业的破产相当慎重,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其次,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在加快老企业改造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这样做至少可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新兴产业(主要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首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以遗传工程为首的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迅速的积累资金,为老工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第二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鲁尔工业区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伦州还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例如: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来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兴产业有了高速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威州从事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企业超过了11万家,各类电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位于鲁尔工业区内。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大力促进风能发展 德鲁尔区重见青天碧水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其三,实施矿区生态恢复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鲁尔工业区的资源型城市在采矿开发过程中,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地质环境破坏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一些矿区的环境修复已成为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首要任务。鲁尔工业区在处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十分重视矿区的环境修复。把煤炭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列入整个地区发展规划,并为此专门成立整治部门,负责处理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当一个企业关闭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关闭后的企业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估,制定出周密的整改规划,科学地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并在企业原址上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等。今日的鲁尔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同时大量增加了就业。  鲁尔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充足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离铁矿区较近来自国外的铁矿
法国东北部铁矿德国、西欧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