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的内容,第12页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应用口诀进行口算。
2.感悟编口诀方法之间的联系及3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难点】
感悟3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算式卡片。
学生准备: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背一背
全班拍手背诵1,2的乘法口诀。
2.算一算
依次出示卡片:1×3= 9×1= 2×2= 4×2=
学生独立算出:1×3=3 9×1=9 2×2=4 4×2=8
集体交流:用到哪句口诀?
最后出示:3×3=
教师:1,2的乘法口诀可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它应该由谁的乘法口诀去解决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3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3的乘法口诀。
[点评:通过“背一背”和“算一算”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引起学生积极回忆1,2乘法口诀的相关学习经验,出示“3×3=”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形成冲击,新知在需要中产生,激发了学生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愿望。]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1)呈现情境,理解题意。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小朋友们是按3人1组在跳绳,共有9组。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3组一共有多少人? 4组一共多少人……请把表填完整。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列式。
教师:你们填出各组的人数是怎样填写出来的,能用算式表示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算式: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引导编口诀。
教师:3×3=9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像学习1,2的乘法口诀那样编一句口诀吗?
学生:表示3个3的和是9,编出的口诀是:三三得九。
(4)学生自主编口诀。
教师:其余的算式,你们能自己选择一两个编出口诀吗?
学生独立编口诀,编后交流,教师随之板书:
①3×4=12,表示4个3的和是12,因此可以编成口诀:三四十二。
… …
②3×9=27,表示9个3是27,因此可以编出口诀:三九二十七。
(5)读口诀,找特征。
学生一起齐读3的乘法口诀。
4人小组交流:朗朗上口的口诀的特征和规律。
①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②口诀的第1句是两个相同的数“三”,口诀的第1个字都是“三”。
③口诀的第2个字从3开始依次增加1,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提问:为什么结果会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学生:因为口诀的第2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表示增加1个3,结果就增加3,增加2个3,结果就增加6……
(6)多手段,记口诀。
学生根据规律识记→全班拍手背诵→男、女生问答式背诵→学生、教师对口令。
[点评: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编1,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让学生自主编3的乘法口诀,突出编口诀方法的迁移,培养了学生迁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发现3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
2.教学例2,应用口诀计算
课件出示例2。
(1)学生独立计算:3×6=18,7×3=21。
(2)全班交流:用到哪句口诀?
(3)出示补充算式:6×3=,3×7=。
提问:用到哪句口诀?
教师强化:交换6,3和7,3两个因数的位置,还是可以用这两句口诀计算。因此,一般情况下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点评:在口诀的运用过程中,学生逐渐建构“想口诀,算结果”的计算思维方式,并逐步养成有根有据的良好思维习惯,对口诀运用的补充则是强化对口诀的理解。]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1)两人合作:一人摆三角形,一人说口诀,然后交换。
(2)老师摆图形,学生说口诀。
2.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自完成:边说口诀边圈数。
(2)集体订正。
3.课堂活动第3题
多种形式对口令,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等形式。
[点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涂一涂、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开展口诀练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教师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你还想学习什么知识?
[点评:通过反思总结,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知识点,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庆市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校 刘有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