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4 13: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开展的。而从微观来认识生物体又是从细胞开始的,因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很微小也很抽象,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因此,本章教材安排了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动物细胞三节内容。学生对细胞的认识是学习其他生物学知识的基础,而使用显微镜又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的技能,因此本章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决定了它在全书中的基础地位。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从宏观方面认识了生物圈及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些知识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创设了条件,也使学生产生从微观方面探究生物奥秘的欲望。学生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已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而学生对显微镜又很好奇,对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感到很神秘,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往往只对表面的东西感兴趣,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显微镜的使用和学生对细胞的认识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础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这部分的内容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规范的使用显微镜,引导学生细致而耐心地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实验素养是本章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完成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物像。
能力目标
能独立完成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规范的操作方法。
认同科技进步,工具发展有利认识发展。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情况,排好座次
准备写有字母“e”的玻片标本和人血涂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自然界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有相同结构——细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了解细胞,首先要借助什么样的观察工具呢?
得出结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明白:我们看到的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几百倍以上的。

一.认识
显微镜的
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
请同学们对照课本P37页图2-1,指出显微镜各结构,了解各结构名称。
回答所示结构名称。
(1)显微镜载物台有什么用,它中间的小圆孔叫什么?
反光镜两面一样吗?
显微镜的镜头有几种,它们各叫做什么?
怎样才能使镜筒上升下降?
遮光器小孔叫做什么?怎样选择使用?
小结
过渡: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是为了正确的使用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观察到目标,那么怎样使用显微镜能?
第一步:取镜安放(右手握
左手托 略偏左 按目镜)
第二步:对光(低倍镜 大光圈
左眼看 转反光)
低倍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大光圈: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反光: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对准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第三步:观察(压标本 下镜筒
看目镜 上镜筒)
压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下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上镜筒: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第四步:收镜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
探究:
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对光对好后,不能再移动显微镜,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为什么?
玻片标本“e”看到的物像是什么?
玻片标本“上”看到的物像是什么?
把玻片左右移动,看一看视野中图像如何移动?为什么?
计算物像放大倍数
课堂小结
1.两人一组,结合教材上的显微镜结构图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并思考它们有什么作用?
2.
观察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老师演示操作完,
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生反复操作,体会,熟悉显微镜使用。回答
光会发生变化
挡光
(3)
(4)相反方向移动,因为像是倒像
(5)物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课后作业
练习册 第二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1.显微镜下看到人血涂片的清晰物象.。
2.玻片标本“e”的物象是 。
二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玻片“左”移,物象 。
取镜 .安放 4.目镜内看到的是 。
对光 5.物象放大倍数=
观察 6.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 ,
收镜 视野越 。
教学反思
显微镜对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非常重要,熟悉显微镜的结构,熟练操作,是本节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学生往往比较兴奋,教师需要交代的事很多,时间又短,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