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修约!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
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反击英法联军的侵略
1856—1860年
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主犯—英法联军 从犯—俄国、美国
《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 危 害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火烧圆明园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
攻破天津
攻破北京
占领圆明园,洗劫、火烧圆明园
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被焚毁前的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1842年割占
香港岛
1860年割占
九龙司
地方一区
九龙
大鹏湾
深圳湾
深圳河
高岛
蒲岛
南丫岛
大屿岛
观察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通商口岸由沿海地区扩大到内陆腹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2、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
历时两年
1856——1860年
历时四年
沿海城市
从沿海深入内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
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B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
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A
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
B
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美国 B. 德国 C. 沙俄 D.日本
C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B
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