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6 07: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应用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卡、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声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整体把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后期小数除法方法的概括奠定基础)
2.列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转化打下基础)
6.4÷2 = 1.5÷5 = 13.5÷6 =
要求:让学生独立练习后抽生板演、全班订正
3.填表:(复习巩固商不变的规律,为后期的计算步骤奠定基础,是个教学的关键,利于教学难点的较好突破)
被除数
15
150
除数
5
50
500

3
齐声巩固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练习:教师让学生用1号学习卡片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要使下列小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该怎样移动,试着标出小数点的位置情况
1.2 0.67 0.725 0.003
(2)填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抽学生说想法(更进一步强化商不变的规律,强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为后期计算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便于为突破难点、突出教学的重点而服务)
6.23÷0.3=( )÷3 220.5÷1.47=( )÷147
二.新授课:
1.课件出示中国结彩图五副,由生活情景入手,过渡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学例题4
小组讨论:
有哪些数学信息?该如何列式?这道式子的意思是什么?
如何来计算呢?你认为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课件演示: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小数点的移动情况
让学生合作完成
抽学生做板演、订正
3.模仿性练习(作尝试):
62.4÷2.6 0.544÷0.16
要求: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特别是讲清小数点的移动情况再计算,抽学生作板演,全堂订正
4.直接揭示例题5,展开教学
方法同上,让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抽学生汇报被除数数位不够的怎么办?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抽学生板演、全堂订正
5.模仿性练习(作尝试):
列竖式计算
2.5÷0.05 = 3.2÷0.05 =
6.学法小结:
(1)教师让学生完成2号学习卡填空练习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一看:看清( )是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 )。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在它的末尾用( )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课件演示订正,齐读加以强化
三.巩固练习:(智慧岛)
1.选择题:24÷0.12=( ) A、24÷12 B、2400÷12 C、2.4÷1.2
15÷0.01( )2.15 A、< B、> C、=
2.订正错误:1.44÷1.8 11.7÷2.6
3.应用:
做一条裤子要用0.65米布,手头现在有布5.2米,能做几条裤子呢?你能帮帮服装店老板吗?
四.全堂小结:
今天我学会……?
智力冲浪:(机动练习)
小明在数学考试时,不细心把一个数除以0.5计算成乘0.5,结果是20,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是多少?
教学研讨课课后反思
晋城第二小学 李再兴
教学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后,我对这节研讨课作如下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能够通过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为学生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并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其次,新授课时,我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还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方向,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最后,我还能够通过本课的多种练习训练,巩固本课的新知,为下一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授课中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比如: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于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复习巩固时间过长、新授课中时间稍短、练习还有不够充分之处。
教学中对于重点讲解还有不够详尽之处,对于难点之处还需多加突破。
教学环节设置虽然合理,但是环节过渡还有不够自然之处。
教学的板书虽然及时,但是板书的整体布局不够合理。
今后还需努力的方面是:
加强课前对教材的研究。依据班级实情设计合理、可用的教学方案。
对于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做充分的考虑,合理的计划教学时间、分配各个环节的用时。
教学中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细节教学更该细腻些。
合理的组织好教学的语言,使环节的过渡自然,更显得贴切。
做好数学板书的设计,积极考虑好师生板书的空间布局。使板书体现教路、学路、也是学生个性的展示平台。
积极体现数学学科特色,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