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复习简表【提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次工业革命复习简表【提纲】【统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4 18: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次工业革命专题复习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840年前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主要成就 (一).棉纺织:1.飞梭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3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其标志性成果;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二)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三)交通运输:1.1814年蒸汽机车(英、斯蒂芬森) (一)电器的发明(发电机、电动机) 1电灯: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注册1300种(二)交通1、内燃机 2.德国人卡尔·本茨1885年制成汽车 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三)通讯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原子能技术:原子弹、氢弹、民用核电站; 2.航天技术: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 3.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4.生物学工程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新兴部门 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 根本性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广泛建立; 2、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巩固和发展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1、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1、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4、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n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 影响 蒸汽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和火车诞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 电力的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耐用电灯泡的发明、有轨电车的制造、飞机和汽车的出现、有线电话和电报的研制成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文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迫需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过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过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 1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