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减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2~94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4,15减几的习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
12-5= 13-8= 12-7= 13-4= 12-3=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3-4和12-3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朋友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新的学习内容。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1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14人,到车站后下了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你能从图上数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吗?
让学生不能理解,因为从车外根本看不到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算式解答。
教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14-6=。
教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让学生理解这是从14人中去掉一部分人(6人),求剩下部分是多少,所以用减法。
教师:怎样算14-6呢?同学们前面学习了这么多的减法,应该有一些想法,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12,13减几的方法试一试。
教师:回想一下,学习12,13减几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学生甲: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的。
学生乙:我倒着数。
学生丙:我是想加法算减法。
学生丁:我是想数的分解来计算。
……
教师:这些方法中,你们常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常用的方法有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想加法算减法和想数的分解。
教师:用这些常用的方法研究怎样算14-6,这里给每个组都提供了小棒,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的算法有:
学生甲:用摆小棒的方法,在1捆零4根小棒中,4减6不够减,打开1捆,10-6=4,4+4=8。
教师:这种算法可以这样表示。
教师:有不同的算法吗?
学生乙:我是想加法算减法,因为6+8=14,所以14-6=8。
学生丙:我想数的分解来计算,因为14可以分成6和8,所以14-6=8。
教师:计算方法实际上是相通的,能计算12,13减几,也能计算14减几。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你们喜欢的、适合你的方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多媒体课件展示:
14-9= 14-8=
学生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点评:联系前面学习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让学生体会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主动掌握知识。]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学生:有15本书,如果拿走9本,还剩多少本?
教师:怎样列式?
学生:15-9=。
教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让学生理解这是从15本书中去掉一部分(9本),求剩下多少本,所以用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呢?
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如:
学生甲:因为6+9=15,所以15-9=6。
学生乙:因为15可以分成6和9,所以15-9=6。
学生丙:
教师:看来同学们很能干,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15-9=6。下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
再次展示例2的情景图。
教师:刚才是“如果拿走9本”,我们把它改为“如果拿走8本,7本,6本”又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15-8,15-7,15-6。
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强调计算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切实掌握15减几的计算方法。]
三、拓展提升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有规律地写出14,15减几的算式,再说说怎样应用这些规律来又快又对地计算14,15减几的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1~4题。
(路平、易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