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章 前 综 述
本章作为必修内容模块一的第一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达到这一目的,本章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具体作了如下安排。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介绍了宇宙的物质性和层次性,阐明了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通过介绍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多方面影响,阐明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的一切,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与太阳密不可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介绍地球自转、公转的运动特性及其地理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引导我们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加以认识。
本章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之一。重点是对宇宙环境的认识,难点是对地球运动规律及影响的理解和应用,热点是生存空间的拓展和宇宙资源的开发。激发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讨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学习导入:
在西非多贡人土著民族中存在着一个极为令人惊讶的现象:在多贡人口头流传了四百年的宗教教义中,蕴藏着有关一颗遥远星星——天狼伴星的丰富知识。多贡人在沙地上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与天文学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伴星轨道周期为50年(实际数字为50.04±0.9年)。而天文学家最早猜测到天狼伴星的存在是在1844年,借助高倍望远镜等各种现代天文学仪器,1928年人们才认识到它是一颗体积很小而密度极大的白矮星,直到1970年才拍下了这颗星的第一幅照片。生活在非洲山洞里的多贡人是怎样获得有关这颗星的知识的呢?难道真如他们所说是在古代时由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到地球上来传授给他们的吗?这和当代的未解之谜UFO是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让我们走进地球的宇宙环境,来探究其奥秘。
课标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4.比较、分析和归纳八颗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什么是可见宇宙?
【答案】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称为“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40亿光年。它只是“无限宇宙”的一部分。
2.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为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1光年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宇宙中的天体自古如此,将来也不会变化
B.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C.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物质的形态多种多样
D.宇宙是无限的[解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加深的几个阶段,直到目前,人类已认识到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且物质的形态多种多样,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约为140亿光年。
[答案] A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多种形式。
你知道吗 天体在大小、质量、亮度、温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2.什么是天体系统?
【答案】 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
4.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家族成员主要是八颗行星和小行星带,八颗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土星,属于远日行星的是天王星、海王星,没有卫星绕转的是水星、金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
①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②宇宙中级别最高和最低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和地月系 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 ④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 ⑤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 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
A.②⑥ B.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⑥[解析] 判断某些天体之间是否构成天体系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二是它们之间是否相互绕转。其中第二个条件是核心条件。①中的恒星和星云之间,④中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之间以及构成星座的各恒星之间并没有绕转关系,故构不成天体系统。③中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之间不可能构成天体系统,因为恒星不可能绕恒星旋转,行星也不可能绕行星旋转。
[答案] A
(教材P6)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折合成千米为140亿×9.4608×1012=1.324512×1023(千米)。
2.面对这个天文数字,会引发我们许多感慨,如宇宙的范围极其宽广,宇宙间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教材P9) 观察月相
1.选择住所附近便于观察的场地。
为了清晰地观察月相,应选择在空旷、建筑物少,并且周围强光较少的地方。在家的同学可选择楼顶或野外高岗,在校的同学可选择操场。
2.观察月相(见下图)。3.本实践活动主要让我们观察和记录月相的出没时间、天空方位、地平高度、亮面凸向、观察日期和时间等内容。下面提供一些资料,以便与同学们的观察结果相对照,看一看是不是一致。4.认识月相的成因。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见上图:
图中的中心天体是地球,中间一圈表示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无论月球在哪一个位置,总是一面亮、一面暗。最外一圈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方法技巧】区分上弦月与下弦月的方法
可以用两种方法区分上弦月和下弦月:一是口诀法,“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西方天空,并且西面是亮的;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东方天空,并且东面是亮的。二是字母法,下弦月由于东面是亮的,所以轮廓呈“C”字形,而上弦月由于西面是亮的,轮廓呈反“C”字形。
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算到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 B.140多亿千米
C.140多亿光年 D.140多亿年[解析] 在太阳系中天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其距离可用千米或天文单位(1个日地平均距离)来衡量。而在太阳系外的天体,由于相互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衡量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小单位是光年。本题题干中叙述的是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其距离不会用天文单位和千米来衡量,结合选项只能用光年来衡量。
[答案] C[知识链接] 民间传说天上银河两岸住着牛郎和织女,每年相会一次。这是古人并不知道银河是由无数密集的星星组成,在夜空中显得较亮的缘故。其实银河非“河”,在我们看来,“织女星”和“牛郎星”好像距离很近。其实,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有16光年,如果真的要在它们之间架一座桥,这座桥的长度就相当于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往返50万个来回!步行过这座桥要花两亿年,喷气式飞机要飞几千万年,即使双方通一个电话,一方把话传出去以后,要隔三十多年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此天体系统示意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____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
(3)B天体系统中最主要的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除图中已表示的以外,还有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解析]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形成地月系,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又属于更高级别的银河系,银河系和所有已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在组成银河系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只要明确上述概念就能较为顺利地回答各题。
[答案] (1)万有引力 天体的永恒运动 (2)总星系 B D 地球 (3)恒星 星云 (4)矮行星 小行星 彗星[误点警示] 判断某些天体是否构成天体系统的基本条件是:①是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体组成;②天体之间是否存在绕转关系。在掌握天体系统层次时要注意河外星系是和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
(09·全国Ⅱ)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光”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3)若该旅游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解析] (1)月球公转周期为30天,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靠近太阳,农历十五在天空中位置离太阳最远,相差180°。所以16时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太阳与月球的角度相差60度左右,通过两者相对位置关系大致可判读应该为农历初五。(2)从第(1)题分析可知,另外,也可根据月相及运动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的规律,即在“上半夜、上半个月、上弦月在西边天空,西边亮,下半夜、下半月、下弦月在东边天空,东边亮”来判断,18时40分看到“月到中天”,即上弦月,时间在初八前后。
(3)据题干可知该地18时能欣赏“雷峰夕照”,即该地(120°E附近)昼长于夜,夏半年,华北平原冬小麦丰收在望为5月份左右,因此选A项,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3月份为春季,松嫩平原稻谷飘香为秋季,山东半岛瑞雪迎春为冬季。
[答案] (1)B (2)C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