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四课时1.依据下图分析海陆热力差异对海陆的气压分布有何影响?【答案】 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而海洋上则形成高压。(图b)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而海洋上则形成低压。(图a)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3.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对天气和气候有何影响?
【答案】 冬夏两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1)这些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当亚欧大陆中心气压为996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024百帕时,正确的叙述为( )
A.我国东部进入多雨季节
B.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C.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D.长江进入枯水期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分布来判断北半球的季节。不同的季节,亚欧大陆上的气压值高低不同。当亚欧大陆中心气压值远低于北太平洋中心气压时,说明亚欧大陆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北半球为夏季。
[答案] A1.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的西南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就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随着赤道低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3.分析教材图2-34,列表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在成因、风向等方面的不同。想一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外杨柳不青是“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是指什么风?为什么“不度玉门关”?
【答案】 “春风”是指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加上山岭的层层阻挡,因而受夏季风的影响很小。 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风向:风从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_。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__________季出现。
(3)此时是 ( )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4)若图中大陆是亚欧大陆,夏季海洋上气压中心位置持续偏南时,则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______灾害。[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压面的判读和气压中心分布及成因等知识。第(1)题,根据等压面向上凸起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根据冬季大陆上高压中心强盛,而海洋上低压中心强盛;夏季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而海洋上高压中心强盛,可知此图所示季节为夏季。第(3)题,由(2)题可得出答案。第(4)题,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即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造成南方洪涝,北方干旱。
[答案] (1)海洋 陆地 (2)夏 (3)B (4)干旱(教材P52) 活动2
1.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至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当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南半球时,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这样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移至一半球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另一半球时,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这样就形成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2.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热力原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多对流雨,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高空聚积的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动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近地面冷暖气流辐合上升(动力原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温和多雨。极地高气压带——两极附近;终年寒冷,气流下沉(热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少(大陆东部除外)。中纬西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多。极地东风带——分布在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教材P54)
1.甲是1月,乙是7月。因为甲图亚欧大陆上是高压,说明陆地上的温度低,符合冬季的情况,北半球冬季的代表性月份是1月;乙图亚欧大陆上是低压,说明陆地上温度高,所以是7月。 2.甲图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因为东亚位于高气压的东部,南亚位于高气压的南部。
3.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因为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指向亚欧大陆内部,又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南亚地区吹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D点盛行____________风,E点盛行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上,B气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上。此时大陆上形成高压,为1月份等压线分布图,位于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为亚洲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图中D点位于东亚,冬季吹西北风,图中E点位于南亚,冬季吹东北风。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下,我国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此季节,我国昼短夜长。
[答案] (1)1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4)昼短夜长 (09·广东地理)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 (1)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西北偏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2)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往往成块状分布。
[答案] (1)A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