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和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色彩的冷和暖》
教师姓名
李年俊
学生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一课,活动领域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是三年级色彩知识的加强课。其主要知识为色彩的冷暖,是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与下册的色彩课共同围绕色彩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探究,为以后色彩知识等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使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认识到掌握并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知识这一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孩子能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对美有相当的感知能力,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运用用色彩的冷暖表现情绪的意识不太清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冷暖色调和运用冷或暖色调,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绘画中体验色彩美、感受艺术美,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
认识冷暖色。?
教学难点
运用冷暖色表达情感。
完成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FLASH课件展示,传统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综合:为了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制作了课件,充分利用屏幕展示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画面的冷暖感觉,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举例,比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始终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感觉边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相环中找出暖色和冷色。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开阔他们的思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提问“哪三种颜色,是三原色?”
2、揭示课题
3,提出思考和讨论
“冷暖是不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的?”
回答三原色;
思考讨论
复习色彩知识,理解色彩知识间的关联,自然过渡
二、探讨学习色彩冷暖知识
1、创设情景,课件展示朋友圈的两组美食图片,引导比较:
哪一组图片更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大增?为什么?
2、引导叙述原因
3、联系前面思考讨论题,引出结论一。
4、引导学生从展示的24色相环中,体会哪些色是冷色或暖色以及心理感觉。
1、欣赏美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第一组!·”
原因:“前者明亮、热乎乎、鲜艳,温暖;后者暗淡,冷冰冰、不新鲜,没有食欲……
2、讨论总结冷暖色有哪些,并谈谈这些颜色给自己的心理感受。
1、使学生初步体会色彩的冷和暖,是抽象的,不是测量而得是内心的比较后的感受。
2、通过观察色相环分出冷暖色,进一步将色彩冷暖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分析,为今后色彩的学习和运用打基础。
3、、加强冷暖色产生的心理影响
三、认知了解冷暖色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运用色彩冷暖知识表现情感
五、作业展示
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冷色、暖色?小结。
2、课件展示四张图片(餐厅、病房),提问这是哪里,分别是冷色还是暖色?为这么这样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是冷色和暖色的吗?知道它们给人们心理带来的感受吗?想拿起手中的画笔用冷色或暖色表达某种心情吗?”
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腰鼓场景、小朋友和画家的作品)
提问这些图片内容和色调的统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出示小结论
布置课堂练习,运用冷暖表达自己的心情。
5、老师巡视合作。
点评(冷暖色彩的应用、内容形式与感情、创意、技法)
“火、大海、太阳、秋天的田野……”
餐厅是暖色,给人温馨、热情,愉悦食欲大增,多吃多喝多赚钱,病房是冷色。冷色给人安静便于病人心情平静安心休养、早日康复。
1、欣赏学生作品、画家作品的图片,感受形式和内容的美。
2、讨论表现的情感
“热烈奔放,欢快,信心乐观……忧郁、孤单、迷茫、失望……”
3、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什么内容,用水彩笔或水粉笔作画。
1、作业展示
1、认识色彩的冷暖在大自然中处处可见,解除色彩知识的神秘感,拉近学生美术学习的心理距离,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赏析同学们和画家的作品,了解如何怎样将冷色及暖色恰当地运用到画面中,同时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鉴赏能力。
合作作品树立学生自信心
这一步老师的引导非很重要,这关系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教学评价
设计
色彩冷暖的认知,知识的掌握,冷暖色彩的应用,内容形式与感情的统一,创意、技法的提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