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
课题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
教学目标
1、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
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以一个基本(纸杯、圆台形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
龙的形象。
3、学会应用剪刻、穿插、粘贴的方法;夸张变形龙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龙的基本特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
教学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教学方法
示范法、行赏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器材、可拆装的龙造型
一至两件、多种制作材料、各种废弃物、剪刀、
裁纸刀、笔、胶。
教学流程
备注
导语:出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展示巨龙图片——提问:龙-总体的外部特征?
“大、长、起伏变化”
授课内容: 展示12生肖图片——提问:龙和哪只动物最为相似?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
时又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
提问:龙的九似
“角似鹿、头似驼、顶似蛇、腹似蜃(蛤蜊)、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龙”图腾的寓意: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课件欣赏民俗活动,体会龙的精神。
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
展示各种立体构成的图片:
提问:怎样制作立体造型的龙?
立体构成的形态只有通过材料加工才能实现。在制作中,巧妙的利用材料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可以利用的废旧纸杯、牙膏盒等。首先要根据龙的特征、材料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其次可以采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最后用穿、插、捆等方法连接龙身。希望同学们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
龙造型的突出特质在于:虚拟传神、写意象征、装饰美化。下面就用虚拟、写意的方法制作一条工艺龙。
3.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通过欣赏,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创造,懂得创意是完成龙造型的精髓。
内容:巧妙的利用材料,采用剪刻、粘贴、插接等办法小组合作完成。
解决出现的问题:
①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有秩序的完成工作,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细心操作,注意安全。
③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方式讲评,表扬他们在创意、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和良好品质以利它们的发展和进步。
制作期间滚动播出——(远古时期的龙造型、绘画艺术中的龙造型、雕塑艺术中的龙造型、建筑艺术中的龙造型、工艺美术中的龙造型、民间艺术中的龙造型……)并配乐
练习设计:制作龙
课堂小结: 1、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作品。
2、中国龙的形象非常威武。它那腾飞舞动的姿态,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我们炎黄子孙更把自己看作是龙的传人。
作业布置:制作龙
板书设计:
龙造型的突出特质在于:虚拟传神、写意象征、装饰美化。下面就用虚拟、写意的方法制作一条工艺龙。
教学反思: 通过对龙的了解,学生都能抓住龙的特点 进行制作,发现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以后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