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分析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分析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31 08: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复习题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二.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米;
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
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此时甘肃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 月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四.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B.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 。(用字母来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 。(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有极夜现象的是 。(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B的分界线是 。
五.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
(1)填写出下列名称:
大洲:A ,B ,C 。
大洋:D ,E ,F 。
(2)写出大洲分界线名称:
山脉:a ,e 。
河流:b 。
运河:f ,g 。
六.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多 和 。
七..想一想:下图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请你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
八.在天气预报符号下面填注代表的天气名称
九. 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十.读图回答: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亚洲中部的 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
② 。
③ 。
十一.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
十二。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 ,大陆西岸年降水量 。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 ,沿海地区年降水量 。
十三.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3、亚欧大陆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与哪个地点相同( )。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4、这四个点都位于(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寒带
十四.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1)两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
(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地。
(3)A地的气候特点是 , 。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 。
十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人口稠密区A ,B ,
这里是人类 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
(2)填出人口稠密区C ,D ,
这里是现代 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3)下列人口稀少区的气候类型名称是:E处于 气候,F处于 气候,G处于 气候,
H尚未定居人口的原因是 。
十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最多的是 (填字母),是 。
(2)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是 (填字母),是 。
(3)发展中国家有 、 (填字母)
(4)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有 、 、 (填字母)。
(5)以白种人为主的国家有 个。
十七。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判断属于B类国家的是( )
A 中国
B 印度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十八。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四个大洲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2).其中,有热带草原分布的大洲是 洲和 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洲,该洲人种主要是 ;世界最大的高原分布在 洲,除B洲外,其它三洲的居民主要信仰 教.
十九。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按要求完成: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B __________
C 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在这幅图中,李庄位于周庄的________方向。
二十、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第1~3题。

1.图1中的①地点的经度、纬度是( )
A.(150°,40°)
B.(150°N,40°E)
C.(150°E,40°N)
D.(150°W,40°S)

2.图1中的②是( )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3.右图1中箭头③指示(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

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白令海峡

5.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10.11—10.23在山东济南(36°40′N,117°02′E)隆重召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6—9题:
6.济南位于图5中(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7.全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到图6中的(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8.该季节济南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 B C D
9.济南的气候类型是( )
10.当东北地区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南国大地已是莺啼燕语、春花吐艳的景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1.读图7,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甲处是山顶
B.乙处是鞍部
C.从丙处爬上山顶比较容易
D.丁处是陡崖
12.小薇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请你帮她作出正确判断( )
A.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B.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C.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
D.甲图的比例尺小
13.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几乎全部在c线以内 B.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
C.c线以内属于寒带     D.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
14.当太阳直射b线时,济南可能有的现象是( )
A.蝉鸣林更幽  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清明时节雨纷纷

读图2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15~16题。
15.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000~1667m    B.1333~2000m
C.1333~1667m   D.1667~2000m
16.对甲、乙两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之间为鞍部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山地
C.甲地气温日变化较乙地大  D.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7~18题。
17.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18.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19—20题。
19.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短夜长 ④昼长夜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在我们烟台可能出现的是( )
 A.大地一片葱绿
  B.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
  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
  D.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
21.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120 E
36 N




图5
图6
图7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