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缆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缆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5 08: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缆车》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管弦乐《缆车》,根据意大利同名男生合唱歌曲改编而成,它来源于合唱歌曲,有着与合唱歌曲相似的结构,但它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丰富。作品热情奔放、粗狂爽朗,充满乐观和自豪的情绪。管乐、弦乐紧密呼应,不但将人们乘坐缆车的兴致刻画的淋漓尽致,还将缆车滑行在钢索上的声音描绘得惟妙惟肖。快速的6/8拍X X X X |典型切分节奏,使乐曲富有个性,接近“无穷动”。
二、教学目标
1.在参与本课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乐曲自豪奔放的情绪,获得快乐、丰富的情感体验。
2.能够在看、听、模、辨、说、奏、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了解贯穿全曲的6/8拍典型切分节奏的作用。
3.熟悉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的音色和演奏方法,用吹奏竖笛、歌唱的方式表现乐曲两个乐段的主题,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
1、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
2、熟悉、记忆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用吹奏竖笛、歌唱的方式表现乐曲两个乐段的主题
五、教学年级:五年级
六、课型:聆听课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竖笛 、打击乐器、卡片等
八、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技能渗透
1.通过模仿随老师拍出乐曲主题二预设的6/8拍节奏,互相问好,组织课堂教学。节奏谱如下:
2.感受师生所拍节奏在强弱、力度上发生变化,复习6/8拍的强弱规律。
3.教师演唱歌曲《缆车》,请同学们用刚才所拍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初步判断歌曲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模仿,帮助学生直观、准确地感受快速的6/8拍节奏特点和6/8拍的强弱规律。乐曲缆车与歌曲有着相似的结构,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帮助学生初步判断歌曲结构,从而为判断乐曲结构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理解音乐
简介意大利男生合唱歌曲《缆车》的创作背景,简介管弦乐曲缆车。
1.整体聆听全曲
(1)乐曲中表现缆车在钢索上快速滑行的乐器是什么?你觉得乐曲《缆车》的结构和歌曲相似吗?
(2)熟悉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将学生分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演奏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乐曲的初次整体聆听,是对乐曲的感性欣赏。通过学习,熟悉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的音色和演奏方法,感受乐曲的乐器运用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整体直觉。
2.聆听、分析A段
(1)出示第一主题曲谱,师生合作演唱,熟悉作品主题。曲谱如下:
(2)聆听A段第一次旋律,聆听每个乐句的主奏乐器,特别注意聆听主题。
(3)聆听A段第二次旋律,聆听每个乐句的主奏乐器,特别注意聆听主题,总结A段的主奏乐器,了解一领众合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4)学习持笛口诀,师生吹奏竖笛,演奏第一部分主题,进一步记忆作品主题旋律,跟随音乐师生合作吹奏主题,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记忆。乐曲谱同上。
(5)师生对第一乐段主题进行分析。
教师:do 到 fa,中有四个音阶,在我们音乐里叫做四度。音乐旋律的四度跳进,使旋律更加的开阔、舒展、旋律线的波动幅度增大,产生了紧张、激动、振奋的艺术效果,尤其是由弱拍到强拍的四度跳进被称作是“号角之音”,感觉怎样?是不是很有号召力,仿佛你邀请你前来加入,来吧,一起出发!
(6)再次聆听A段音乐,师生共同完成A段图形谱。
(7)完整聆听A段,吹奏竖笛、和做手势的方式表现A段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听”组织学生记忆音乐主题、辨认乐器外形、模拟乐器演奏姿势,使学生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师生对第一乐段主题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分析理解能力。
3. 聆听、分析B段
(1)观看《缆车》演唱视频。
师:请大家欣赏2012年CCTV“光荣绽放”十大男高音歌唱家音乐会上,十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大剧院为我们演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意大利男生合唱歌曲《缆车》。
师:演唱热情洋溢、明亮饱满、极具感染力。有你认识的吗?有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张建一、魏松、范竞马,他们演唱的哪个部份给你印象最深刻?他们用什么语言演唱的?那你想试试吗?
(2)出示B段主题乐谱,师生合作演唱B段主题旋律。曲谱如下:
(3)学习B段意大利语的演唱,进一步熟悉B段主题。用意大利语感受和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B段有几个乐句,如果有强弱处理的话,你觉得四个乐句的强弱你觉得该怎样安排?
生:前两乐句强,第三句弱,第四句强。
(4)对A段、B段主题进行对比分析。
师:你觉得和A段相比,B段的乐句长短有怎样变化,A段主题是上行四度的跳进,B段旋律方向是怎样?
师:旋律下行级进,力度加强了,乐汇缩短了,这么做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生:音乐的气氛更热烈,象征着缆车继续在高速滑行,人们禁不住欢呼和呐喊起来,音乐沉浸在高涨的情绪之中。
(5)对B段的尾声进行分析。
师:B段第二次出现时结尾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乐句加长了
师:是的,对第四乐句做了更丰富的摸进处理。你们觉得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作曲家在乐曲结束时做了这样的处理,推动了乐曲达到了音乐的最高潮。
(6)师生共同完成B段图形谱。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有更直接的认识,同时感受歌曲高潮热烈的气氛。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记忆和理解B段主题,通过对A段和B段主题音乐要素的对比分析,感受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1)大屏幕出示三段6/8拍节奏,请同学们同过完整聆听,选择出贯穿全曲的节奏是那一条?
(2)教师师指挥图形谱,并与学生配合共同吹奏竖笛,共同演唱歌曲来表现全曲,教师吹奏竖笛,用乐曲贯穿节奏写成的旋律为A段伴奏,对乐曲进行聆听整合。
(3)教师分析介绍“X X X X”的作用
师:快速的6/8拍X X X X | X X X X |节奏,贯穿全曲,是全曲的鲜明特点之一,他不仅让乐曲把缆车行进的感觉刻画出来,典型切分节奏,更增添了整个乐曲接近“无穷动”。有一种不断向前的动感,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把琴曲推向了高潮。这也是作曲家选用6/8拍创作的原因。
【设计意图】:图形谱是聆听课学习的良好工具,使用图形谱让“无形”的音乐有了可供分析的媒介。对照图形谱聆听音乐,便于学生理解乐曲结构,明晰音乐的整体形象。教师通过分析6/8拍切分节奏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意大利音乐的理解。
(四)运用拓展,表现音乐
1.了解贯穿歌曲的切分节奏—塔兰泰拉意大利舞蹈。
2.了解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设计意图】:了解意大利舞蹈塔兰泰拉和意大利美声的演唱特点,了解意大利的相关音乐音乐文化。
(五)师生小结,反思领悟
1.完整表现乐曲,第二乐段演唱时要求美声感的演唱方法。
教师:气氛不够热烈,管弦乐没有打击乐器怎么能行,最后一组同学拿出打击乐器来!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完整聆听和表现乐曲吧!
2.师生小结课堂。
【设计意图】:通过打击乐器的加入,更加烘托和渲染乐曲热烈的气氛,并通过模仿乐队演奏和模仿指挥,使学生理解管弦乐队的演奏形式,进一步感受乐曲自豪奔放的情绪,获得快乐、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