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聆听 乐想象 乐体验
——音乐欣赏管弦乐曲《乘雪橇》
管弦乐《乘雪橇》是第九册第7单元《冬雪》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音调、节奏富有鲜明的美国爵士音乐风格,乐曲以引子-呈示部A(a-b-a1)-中部B(c-d)-再现部A’(a2-b1-a3)-尾声5个部分组成,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乐曲的主题旋律出现四次,每次都反复一遍。通过主题力度、节奏、演奏乐器的不断变化,表现了雪橇奔驰时忽隐忽现、忽高忽低,孩子们享受冬雪带来的乐趣的欢快心情。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教学目标
学科性目标:通过反复聆听,能欢快的演唱主题,并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和变化,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教育性目标: 通过对比聆听、感受,体验美国爵士乐,初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三)创新性目标: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及表现能力。
难点:通过反复聆听,能欢快的演唱主题并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变化,加强学生对音 乐的感知
教学准备:电子钢琴、多媒体课件、沙锤1个 、圣诞帽1顶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
时间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唱着自己编的雪橇歌:“雪花陪着我们一起过圣诞节,马儿呀拉着雪橇飞奔快快跑,”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圣诞活动的负责人雪花姐姐,欢迎大家来到美国冰雪世界,参与我们这儿最有趣的活动《乘雪橇》(板书课题)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2
(二)热身运动,熟悉主题
1.随声音的高低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2.找出旋律的特点:像高低起伏的山脉,像飘飘落落的雪花等
3.再次聆听,加深印象
4.由慢速到快速学唱歌词。
1.你能为雪花姐姐这首《雪橇歌》用手指画出旋律线条吗?
2.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
3.请伴随美丽的线条再听一次旋律。
4.根据学唱情况,由慢速逐渐到快速弹奏旋律。
由于主题旋律 旋律节奏密集,不易唱准,同时为听辨主题次数做铺垫先做热身运动,熟悉主题
4
(三)完整聆听,听辩主题
完整聆听音乐,感受主题出现次数和变化,并且根据音乐形象大胆想象。
当听到雪橇歌时轻声跟着唱一唱,并用手指记录一共唱了几次?每次有什么不同?你仿佛想到了什么?
根据音乐表现的形象,我给这四次主题分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提琴雪橇组、吹管乐雪橇组、爱跳舞雪橇组和远去的雪橇组
有指向性的给出问题,让学生从音乐要素上去分析音乐的情绪特点,勾勒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画面。
4
(四)分段欣赏,体验音乐
引子
出 发
聆听音乐,和老师一起自由律动
准备工作做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let’go
感受旋律特点,活跃气氛
半分钟
欣赏A乐段
模拟马铃a
聆听音乐(马铃儿声)。
2.探索表现马铃声的方式。
1.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2.你能用什么声音模拟马铃的声音呢?
通过聆听,体会乐曲表达的意境,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声音。
2
模拟马蹄b
1.聆听马蹄声
2.小组讨论,想象模拟马蹄奔跑的声音。
3.随音乐自由表演。
1.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板书)
2.怎样模拟马蹄声呢?
3.马儿拉着雪橇飞驰时,我们的身体会怎样呢?
通过此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验音乐的乐趣。
3
模拟吹奏a
1
聆听音乐,听辨吹管乐器(小号、大号和长号),根据音乐想象表现的情景,并模拟演奏乐器表现音乐。
这段热闹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使你想到了什么?
复习管乐吹奏姿势,强化记忆主题。
1
模拟
马鞭
B
乐段
聆听甩鞭声
聆听甩鞭次数
3.体验模仿马鞭方式
我们听一听是什么有趣的声音?
用手指记录一共出现了几次?”(播放BA’音乐)
3.怎样模仿马鞭呢?
旨在通过合作体验的方式更好的体验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5
A1乐段
自由舞动
a
2
结合曲谱,聆听教师对比弹奏,找出切分节奏和变音降3的变化。
视听结合,感受爵士音乐。
3.个别有兴趣和舞蹈基础的学生随老师口令做爵士律动。
4.由有基础的同学带领全班一起自由圣诞狂欢。
1.我们边听边看看他们跳的是哪一段旋律?有什么变化?
(出示曲谱)
2.讲解美国爵士乐特点。
3.结合音乐节奏用“蹦擦擦”为学生数拍。
4.大家一起为圣诞夜狂欢起来吧!
通过聆听、对比感受力度与风格变化,感受《乘雪橇》的爵士风格特点,激发学生舞蹈表演的欲望。
5
模拟马铃
b
1
随音乐模拟马铃声
狂欢之后,马儿又开始奔跑了(板书),请你边听边用动作表现你听到的音效,辨别和哪部分相同?
巩固b部分,加深旋律印象
半分钟
马儿远去
a
3
探索表现渐弱:由强到弱拍手、手位从上到下、从宽到窄等
此时,马儿拉着雪橇越跑越远,你能什么方式表现由强到弱的声音呢?
让学生感受体验力度的变化。
3
生动表现尾声
随音乐模仿马鸣声
狂欢的圣诞夜结束之际,我们一起呼喊:yu---,让马儿停住奔跑的脚步
总结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复三段体。
生动表现尾声,了解曲式结构
1
(五)揭示作者,归纳复习
了解乐曲创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回忆已学过的作品。
揭示曲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总结已经学过的安德森的作品。
简短介绍曲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1
(六)拓展创编,完整表现
1、分组创编
(1)情景表演(雪橇、雪人、雪松等)
(2)音响创编(雪橇的声音以及北风呼啸等自然界音响)
2、分组展示
3、集体完整表现全曲
同学们,我们伴随伟大的作曲家安德森这首管弦乐《乘雪橇》,一起幻想心中的冬天。
通过最后的集体综合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结束本堂课。
8
结束语
同学们,愿你们插上幻想的翅膀乘着雪橇向美丽的大自然飞驰吧!
板书
管弦乐---- 乘雪橇----(美)安德森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引子----A ---- B ---- A’ ----尾声
( a b a1 ) ( a2 b1 a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乘雪橇活动情景为主线,抓住管弦乐音色以及音乐的变化特点,紧扣乐曲主题,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在合作中表现音乐,在想象中创造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达到愉悦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