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案: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案: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6 08: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战略防御阶段:
(1)淞沪会战: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2)忻口会战:1937年——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徐州会战:1938年——李宗仁指挥展开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938年10 月——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2、战略相持阶段:
(1)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影响
3、抗战战略理论:
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4、经济和教育抗战:
东部沿海工业,华北华东高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战略战术:
(1)中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2)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2、表现:
(1)沦陷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发动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本的囚笼政策。
(3)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团结了爱国志士,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皖南事变:1941年1月
(1)原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在抗战上有所消极,反共倾向明显增长。
(2)对策: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三、东方主战场
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2、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3、1942年1月1 日:以中、美、英、苏4 国为首26 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随后,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
4、1943年11月:中美英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
基本策略——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5、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英美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约。接着,又与
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
2、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1)背景: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4、胜利的原因:
(1)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2)全民族的英勇奋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对取得抗战最后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3)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4)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5、意义:
(1)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2)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
【思维扩展】
◆ P140 历史纵横 谈谈抗战期间高校内迁的意义。
宝贵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文脉得以保存;国家经济建设和战后恢复所需的精英人才的培养不致中断;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更加趋于合理。
◆ P142 学思之窗 阅读延安颂,体会抗日青年奔赴延安的心情
怀着对延安的向往和崇敬、对敌人的仇恨、对战斗的激情与决心以及对胜利的期待。
◆ P143 思考点 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
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陷入持久战,遏制了日本进一步的对外扩张;
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P143 历史纵横,体会戴安澜将军的爱国精神。
戴安澜将军是深受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和国内外反法西斯人士爱戴的民族英雄,甚至他的死敌也不能不对他表示钦敬。当代中国人民应该继承他的遗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光发热。
◆ P145 史料阅读结合“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图片,指出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兵力,减轻美国苏联等盟国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分析陕甘宁边区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努力进行民主政权建设,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渐进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七七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
(2)民族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3)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4)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5)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1931年9月)、结束最晚(1945年9月)的战场。
● 近代日本侵华的过程
(1)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
(2)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3)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4)1904—1905年:年为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日本与沙俄在中国东北边疆进行日俄战
争,大肆屠杀中国人。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略被德国"租借"的中国领土胶州湾和青岛,后来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排挤中国,妄图吞并中国领土山东省。
(6)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残杀中国人民。
(7)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8)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逐步侵略中国华北地区。
(9)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0)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