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复习学案:水的组成(1.1-1.2)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期末复习学案:水的组成(1.1-1.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16: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的水分布
例题:在图中,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


2.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 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3.水的循环。
例1: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数字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Z*xx*k.Com]
(2)图中____________(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_。
A. 太阳辐射能 B. 地心引力 C. 大气环流 D. 水的三态变化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 地表径流 B. 蒸发和降水 C. 地下径流 D. 下渗和蒸腾
(5)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____________,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比如南水北调
(6)下列4个地区中,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____________。
A. 黄河源头 B. 浙江沿海 C. 新疆沙漠 D. 南极冰川
例2: 如图所示的水循环发生在( )
A. 海洋与陆地之间 B. 地表与地下之间
C.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D.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4.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 和 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 。
5.我国是一个缺水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水资源在 很不均衡,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丰富、 欠缺。
6.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的物质之一。
例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环境而引起的( )
A. 仙人掌的叶刺 B. 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
C. 骆驼的驼峰 D. 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例题:根据电解水的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电源的两端标上“+”“-”极,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点燃的火焰颜色是
________;另一端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负极生成的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4)实验中往往在水中要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说明 。
(6)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
2.水分子的构成。
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和 。我们可以说水是由 和 组成的。
水的物理性质
例: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 B. 纯净的水略带甜味
C.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 通常情况下,-10℃时水是固态的
1.1和1.2 提高练习
1. 科学家们通过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
A. 液态的水能变为固态的水 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2. 唐代诗人岑参著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主要涉及水循环途径中的( )
A. 降水 B. 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来源:学。科。网]
3.下列关于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川水是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
B.南极大陆的水循环比亚马孙雨林的水循环活跃
C.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
D.人类对地表的改造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4.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态水由氢和氧组成?????????
D.?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5.如图是书上水电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B.?一个水分子种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
6.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C.?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
7.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8.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一种混合物??????????
B.?水中存在氢分子,所以水在通直流电时能生成氢气
C.?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0.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的??????????
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D.?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图中 表示的是氢分子
B.?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二、填空题
1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电源A端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c中的气体是________,
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如图甲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环节③表示的是________;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检验D 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5.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地面挖一水坑,往水坑内灌入海水,按图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坑内海水加快____________,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____形成小水滴。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环节。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B管收集到________.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电源前,左右两个试管内都充满水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下降(如图)
(1)针对该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⑤该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⑥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乙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变化。
(2)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