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密度与质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章末复习+综合测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密度与质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章末复习+综合测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5 10:32:18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密度与质量》
复习巩固专讲专练
章 末 知 识 复 习
类型一 质量及其测量
要点简介:(1)质量属性的理解;(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经典例题1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解析: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
点拨:天平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平衡的调节方法:(1)使用前平衡的调节遵循“放平移零调平衡”的原则。即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偏左时,平衡螺母向右调,反之向左调,此时不能移动游码。(2)使用过程中平衡的调节遵循“左物右码移游码”的原则。即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加砝码,把最小砝码加上后右盘微翘时再移动游码使之平衡,此时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类型二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要点简介:(1)测物质密度的原理是ρ=;(2)特殊方法的测量:①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②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体积;③等效替代法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经典例题2 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__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或“小”)。
解析: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物体的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即m=70g+4.2g=74.2g;盐水的密度为ρ===1.07g/cm3,由于量筒内的盐水不能全部倒入烧杯导致所测总质量偏小,由m盐水=m总-m杯可得盐水质量偏小,由公式ρ=可得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小。
答案:左 74.2 1.07 小
类型三 质量、体积与密度的计算
要点简介:(1)利用密度公式ρ=及其变形式m=ρV,V=进行计算,求密度、质量、体积;(2)计算不便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可以先测出体积,查密度表得知其密度,再由m=ρV计算出其质量;(3)计算形状不规则、不便测量的物体体积,可先测出其质量,查密度表得知其密度,再由V=计算出其体积;(4)判断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经典例题3 体积为30cm3、质量为178g的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铝,则需要铝的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
解:方法一 比较密度法
设铜球是实心的,由密度公式可得铜球的密度ρ==≈5.9g/cm3,因为5.9g/cm3<8.9g/cm3,所以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V铜=V-=30cm3-=30cm3-20cm3=10cm3,需要注入铝的质量为m铝=ρ铝V 铝=ρ铝V空=2.7g/cm3×10cm3=27g。
方法二 比较质量法
设铜球是实心的,则球的质量应为m=ρ铜V=8.9g/cm3×30cm3=267g,因为267g>178g,所以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V铜=V-=30cm3-=30cm3-20cm3=10cm3,需要注入铝的质量为m铝=ρ铝V铝=ρ 铝V空=2.7g/cm3×10cm3=27g。
方法三 比较体积法
设铜球是实心的,则铜球的体积为V铜===20cm3,因为20cm3<30cm3,所以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V铜=30cm3-20cm3=10cm3,需要注入铝的质量为m铝=ρ铝V铝=ρ铝V空=2.7g/cm3×10cm3=27g。
综 合 检 测
一、选择题
1. 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
A. 一支铅笔     B. 一瓶矿泉水 C. 一名中学生 D. 一辆轿车
2. 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3. 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
C. 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
4. 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是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则其中密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
甲 乙 丙
A. 硫酸、盐水、酒精 B. 盐水、酒精、硫酸
C. 酒精、硫酸、盐水 D. 硫酸、酒精、盐水
6. 马飞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则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和容器的质量为(  )
实验次数
1
2
液体体积V/cm3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85
112
A. 0.7×103kg/m3 30g B. 0.8×103kg/m3 30g
C. 0.9×103kg/m3 40g D. 1.0×103kg/m3 40g
7.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8.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量杯质量为40g D.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二、填空题
9.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

第9题 第10题
10. 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11. 小明在5月参加市春季运动会中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 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 (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12. 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103kg/m3)
13. 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 (选填“等于”或“小于”)61g。

第13题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旋转起来。
三、实验题
15. 在“用天平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发现指针如图所示,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测出100枚回形针的质量为m,则一枚回形针的质量是 。还用到此方法的有 。(请举一例)
16. 小华在测量某种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甲 乙 丙
(2)用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所用的三个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质量为 g。图丙所示是测量金属块体积的过程,测得金属块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密度为 g/cm3。
17. 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

甲 乙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丙 丁
(4)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18. 有两个容积相等,质量都等于0.5kg的瓶子,分别盛满水和某种液体,盛水的总质量为4.5kg;盛某种液体的总质量是3.7kg。问: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9. 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g/cm3和8.9g/cm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D 5. D 6. C 7. D 8. D
9. 72
10. 乙 59
11. 7 不是
12. 30 3
13. 左 等于
14. 小 上升
15. 零刻度线 左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16. (1)左 (2)82.2 30 2.74
17. (1)A (2)调节天平平衡前没有将游码归零 (3)27 10 2.7 (4)不变 (5)相平 偏大
18. 解:(1)瓶内水的质量m水=4.5kg-0.5kg=4kg,瓶子的容积V=V水===4×10-3m3。 
(2)由于某种液体装满瓶子,所以V液=V=4×10-3m3,瓶内液体的质量m液=3.7kg-0.5kg=3.2kg,该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
19. 解:(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工艺品的实际密度ρ==≈11.54g/cm3。 
(2)根据售货员的说法,工艺品中金的体积V金==≈15.54cm3,铜的体积V铜==≈33.71cm3,总体积V′=V金+V铜=15.54cm3+33.71cm3=49.25cm3,工艺品的密度ρ′==≈12.18g/cm3,从计算结果可知,工艺品的实际密度小于按含金量为50%计算时的密度,故售货员的说法不可信。 
(3)设工艺品中金的质量为m′,则铜的质量为600g-m′,则有+=V总,即+=52cm3,解得m′≈255g,含金量a==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