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学好玩 数图形的学问 从简单入手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学好玩 数图形的学问 从简单入手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6 13: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从简单入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材分析
《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之后,继续让学生在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样的安排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要求。
二、创新思考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尝试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视频学习,完成图形计数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只是检查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巩固强化,在学生掌握了数图形的方法之后,进而拓展延伸,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就是解决生活中的“握手问题”“车票问题”“比赛场次问题”。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归纳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节课我也是尝试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从简单入手——探究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旨在从能力和方法两个方面让孩子同样有所收获。
3.数学生活化,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课程生活化,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体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所以,我从身边的握手,车票,比赛入手进行设计。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并且在以前教学中也进行过数数的拓展,已经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更谈不上离开图形,上升到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在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根据自己对设计理念的思考,结合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四、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能按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五、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展开教学。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与《课堂探究任务单》的设计以及对课堂有效调控,落实教师的有效引导,较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运用引导发现法有助于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经历图形计数的完整过程,积累图形计数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中思维得到发展。
2.说学法: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组织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四基”,提高“四能”。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鼹鼠长得小巧玲珑,它特别擅长打洞。而且它打的洞还有好几个洞口呢!(出示鼹鼠图片)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鼹鼠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数图形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感知规律
1.出示情境图——鼹鼠钻洞。
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在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结合刚才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2.动手操作,数一数。
借助线段图来解决这道问题。(师巡视)
3.交流展示。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展示。
小组交流展示:每个组员分别说说鼹鼠逃生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自己是怎么数的?
谁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果呢?
4.总结方法。
第一种是按线段数:也就是按照基本线段、二合一线段、三合一线段来数。
第二种是按点数:就是从第一个点出发,能数出几条线段,再从下一点出发,依次数。
总结算法:3+2+1=6。
方法三:每个点出发的线段都是3条,有4个点,但都重复2次,所以一共有4×3÷2=6(不出现可以不讲)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尝试有序思考,从而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板书:有序思考,不重不漏
(三)巩固方法,发现规律
巩固数法
1.出示汽车站站牌。
小鼹鼠真实的身份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它负责的是从红薯站开往到土豆站单程的售票,你知道它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才能满足乘客的要求吗?
温馨提示:(1)画出线段图;(2)有顺序地数出共有多少条线段;(3)列式计算。
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在学习卡上,再上台进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交流展示。
板书计算方法:4+3+2+1=10(种)
探究规律
1.公交车司机看到鼹鼠把五个站管理的这么井井有条,就让它再多负责一个站——南瓜站,那六个汽车站,又该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学生自主探究,再上台展示。
板书: 5+4+3+2+1=15(种)
如果有七个车站,单程又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车票呢?八个呢?
2.引导学生发现算式规律,尝试写出算式:
6+5+4+3+2+1=21(种)
7+6+5+4+3+2+1=28(种)
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即多增加的那个6和7表示什么意思?
观察刚才的这些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并且在画一画的基础上能够看出算式的特点,进而在师生回顾中,总结数线段的条数的计算规律。】
(四)回顾总结,运用规律
1.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知识)和收获(情感)。
2.课堂检测:小鼹鼠邀请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到它家做客,好朋友们握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3.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用眼睛仔细观察,去感受数学、热爱数学吧!
【设计意图:数握手次数的活动,引导学生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拓展延伸,内化规律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数洞口的题目,留给大家课后去探索(数角,数三角形等等)。
【设计意图: 按照有序的思维,我们不仅可以数线段。还可以数角、三角形。学生自己画一画、算一算,再次体会有序思维。】
板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有序思考 不重不漏 按点数 按线数
4个 3+2+1=6(条)
5个 4+3+2+1=10(条)
6个 5+4+3+2+1=15(条)
7个 6+5+4+3+2+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