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到哪里去了
香河县五百户镇香椿营小学-贾晓坤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预测各种物质与水混合后的结果。
(2)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
2、科学知识:
(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2)知道生活中的一切结论都应该来源于实验而不是猜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一起学习。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学课件。
2、实验材料:沙子、食盐、锯末、白糖、水。
3、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纸巾、高锰酸钾颗粒。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两杯水。
师:从外观看上去,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吗?(没有),谁来勇敢的给大家尝一尝?(师:这两杯水可都是洁净的哟)
师:这个男生手举得高高的!真勇敢!你来给大家尝一尝!
生:两杯水各喝了一口。
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感觉?
生:一杯水无味,一杯水是甜的。
师:对,其中的一杯是白开水,另一杯老师放了糖。这两杯水从外观上看是一样,味道却是不同的,大家说神奇不神奇?
师:神奇!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没有味道的那杯白开水中放入一点盐(老师晃晃杯子,直到盐完全化了),现在还看得到盐吗?那么盐到哪里去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师板书课题)
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放在水里能化的物质呢?
生1:感冒冲剂(真有生活经验);生2:冲着喝的奶茶。(说的真好!)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物体,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生:想!
师;那你们可要瞪大眼睛,仔细看哟!一会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出示课件)
生读:实验材料:食盐、白糖、锯末、沙子。
师:(声音真洪亮!)
师:请同学们猜猜,如果把这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小组内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猜想结果填写在预计现象这栏中(出示课件),好!现在开始讨论!
加入水中的物体
预计的现象
实验的现象
食盐
白糖
锯末
沙子
教师板书:食盐、白糖、锯末、沙子。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那个小组把你们猜想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师:一组同学。生:食盐:化了;白糖:化了;锯末:飘浮;沙子:沉底了。(师简单板书)
师:都同意这个小组的猜想吗?
生:同意
师:猜想终究是猜想,要想证明我们的预计的现象是否正确,我们要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对,但在实验之前,大家先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学生认识桌子上摆的实验器材)
由一名同学上前指着实验器材说出名称。(老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出示课件)。
师:这位同学对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掌握得真熟练!听了他的介绍,我们大家也都清楚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了吧!
师:那么,我们怎么用这些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进行这个实验呢?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请看老师给大家的几点小提示:哪个同学来读一读
1、小组成员要注意分工、协作。
2、用药匙物品(2-3匙),放在烧杯中,使用完药匙,要用纸巾擦拭。
3、用玻璃棒搅拌,尽量不要让玻璃棒碰到烧杯侧壁和底部,不要让液体溅出来。搅拌完后用纸巾擦拭干净。
4、实验时,不要品尝物品。
5、水量均取150ml。
6、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师分组,第一组食盐组负责食盐的溶解实验,第二组白糖组负责白糖的实验,第三组锯末组负责锯末实验,第四组泥沙组负责泥沙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老师看大家的实验做得都非常好,好几个小组桌子上的物品摆的非常整齐,小组合作、分作也很明确,下面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实验成果拿到讲桌上让全班同学都看一看(讲桌上并排摆放)
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结果,并向大家分享你观察到的结果。
生:食盐放到水里,慢慢溶化了;白糖放进水里,慢慢溶化了;锯末有浮有沉;沙子沉底了,而且水变浑了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
师:看来同学们的观察到的现象都一样,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实验后的现象和我们预计现象是一致的,看来我们大家不但会观察,还善于思考。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我们观察到现象,把这四样的物品分一下类?
生:我认为分为两类,食盐和白糖放在水里都化了,食盐和白糖一类,沙子,锯末,放在水里没化,这两种物品一类。
师:你总结的真好!谁和她的想法一样?
师:哦,这么多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认为分为三类:食盐和白糖在水里都化了,是一类;沙子沉在水底是一类;锯末有浮有沉是一类。
师:你真会思考,见解独到!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根据化与不化分为了两类,(板书分类情况)
师:食盐和白糖放在水里,水没有变化,食盐和白糖是不是消失了呢?还是跑到空气中了呢?
生:还在水里。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们平时喝白开水没有味道,但是放了白糖,水就变甜了,说明白糖在水里。
师:你真有生活经验!
师:是呀,糖放在水里,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的微粒,(板书)那么他们分布在水的什么位置呢?
生:底部。
师:那你在喝糖水的时候,是上面不甜,下面的甜吗?
生:不是。
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可能看到杯底有没化的糖,那是因为糖放多了,过量的糖没化的原因。
师:如果我们放的糖适量,是均匀的分散在水里。(板书)
师:为了让大家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高猛酸钾化学试剂。
师:老师把它放入水中,大家看到他的颜色是集中在底部吗?
生:不是,是均匀分散在水中
师:我们把像白糖、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溶解。
同学们看一看溶解的定义。(出示课件)。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重要的科学知识。
师:下面哪位同学用科学语言告诉我,盐到哪去了?
生:盐溶解在水中了。
师:白糖哪去了?
生:白糖溶解在水中了。
师:高猛酸钾哪去了?
生:高猛酸钾溶解在水中了。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是溶解,下面请同学们帮帮老师,昨天老师到超市买了一些物品,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告诉老师哪些物品溶于水,哪些不溶于水吗?(出示课件)
生:我猜奶粉、面粉、洗衣粉能溶于水,大米是不能溶于水的
师:你猜的一定正确吗?
生:犹豫后说不敢保证
质疑
师:生活中有很多结论都是我们猜测的,是不确定的,要想得到正确的结论就一定要。。。。。。。
生:做实验
师:同学们学习能力真强,那么这个实验就留个同学们回家后自己动手做了。
四、总结并设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糖、食盐在水中能溶解,锯末、沙子在水中不能溶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呢?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希望大家下节课想一想,查阅一下资料,下节课再来汇报!(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加入水中的物体
预计的现象
实验的现象
食盐
白糖
锯末
沙子
实验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