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
乡
差
距
缩
小
城市的现代文明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活动】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应当优先发展的交通工具?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
(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
A公汽或电车
B小轿车
C地铁
D摩托车
主要
考虑
因素
(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
阅读P41-4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进行改造,趋向于平坦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
形成断头河、死水河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
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
黑发臭
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破坏环境生态
城市生态遭破坏,
环境恶化
(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 后果
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
形成城市功能分区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所取代
人口与产业由分散到集聚
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强化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P41-4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活动P43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中攀比之风盛行,只讲规模,不讲特色;光追求外表,不注重内涵;过分看重城市的空间扩张,却忽略经济实力的提升。谈起城市化,就只讲花了多少钱,城市面积扩大了多少,人口增加了几成。城市就像摊大饼那样不断地向外扩张。一些小城市并不富裕,但争相修建大广场、步行街、街心花园、音乐喷泉、城市雕塑和别墅区。许多城市热衷于“圈地运动”,在土地利用上的奢侈之风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建设扩张无度,大举侵占土地,开发区、工业区、豪华别墅区遍地开花,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从城市建设来说,挥霍土地等于削弱后劲、透支未来,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农业角度来看,无节制地蚕食耕地资源,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如果每个小城市都效仿大城市的做法,城市建设过于奢华,巨额投入难以带来相应回报,进而抬高农民进城创业的“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不可能实现顺利转移。
1. 结合案例和你所了解的情况,谈一谈当前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扩容与提质并重
现代城市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小知识
污染类别 危 害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电磁波污染 影响人体健康
交
通
拥
挤
住
房
困
难
就
业
困
难
社
会
不
安
定
二、城市环境问题
1、问题(“城市病”的表现)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如增加绿地面积)
3、措施
二、城市环境问题
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再发展到搬迁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5000余株树龄在100~400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无疑是正确的,但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60%左右。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买卖古树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的违法行为。一棵苗木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小树在城市成长。
1.“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答:①造成环境破坏 ;
②动植物资源减少;
③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④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案例分析: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答: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做到: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
答:使下游水源补给减少,使水资源缺乏;
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P46页)
昆明市拟在大约50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以现代化的交通为纽带,将小城市、卫星城镇与主城区联结成一个城市网络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将昆明市围绕滇池实施“四环工程”。一是环湖截污工程;二是环湖交通工程;三是环绕滇池的生态修复工程;四是环绕滇池建设整体风格统一、各部分特色鲜明的新城区。
阅读P46:昆明构建“生态春城”
昆明构建“生态春城”
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
探究活动P47探讨以下议题: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说说下图中建筑的风貌,再讨论它们的城区特色
探究活动P47探讨以下议题:
1、同时能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生产部门是( )
A、工业 B、商业 C、运输业 D、服务业
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制约经济发展
C、进行全面规划 D、扩大绿地面积
3、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控制( )
A、住房高低的规模 B、工厂大小的规模
C、公共设施的规模 D、人口和用地的规模
4、解决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进城
A
B
D
C
【练一练】
小结
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城市规划考虑因素:
案例
1952年12月5—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你知道“痛痛病”吗?
案例:“痛痛病”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含有镉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痛痛病”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干电池里都含有这两种有毒元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染。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思考:痛痛病表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案例: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居民手持木棍与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
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