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5 18: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车启动后,某时刻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此时汽车(  )




A. 行驶了70 h
B. 行驶了70 km
C. 速率是70 m/s
D. 速率是70 km/h



2.2016年4月6日凌晨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在太空跋涉约12天后,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  )



A. 时刻、时间间隔、时刻
B. 时间间隔、时刻、时间间隔
C. 都是时刻
D. 都是时间间隔



3.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A.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可看作质点
B.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 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 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4.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  )



A. 2.5 m/s
B. 1.2 m/s
C. 2.4 m/s
D. 2.3 m/s



5.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 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B.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D. 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3 m/s2,a甲>a乙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在0~2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2~4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质点2 s末的速度大于4 s末的速度
D. 质点5 s末的速度为15 m/s



8.下列关于运动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着的物体,不能被选来当作参照物
B. 行驶的船上乘客以船为参照物,感觉两岸在“后退”
C. 原子核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D. 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旋转球技术时,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9.2015年4月4日,长春,月全食天象.17时整,半影月食开始,19时54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20时06分01秒月球移出地球本影,期间有12分01秒左右可以观测到铜红色的红月亮.则(  )



A. 19时54分是时刻
B. 20时06分01秒是时间间隔
C. 12分01秒是时刻
D. 在观测月全食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10.某班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宣布的命令为下面的四个选项中的一个,其中同学们可以准确执行的是( )



A. 明天上午8:00集合
B. 在学校大门口集合
C. 明天8:00在学校大门口集合
D. 上面三种说法均可以准确执行



11.有下列几种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③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④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A. 因为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 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C. 因为空间站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D.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A. 16 km/h
B. 96 km/h
C. 240 km/h
D. 480 km/h



13.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D.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时的车轮



1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15.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a1=-2.5 m/s2,a2=-2.5 m/s2
B.a1=-3.5 m/s2,a2=-3.5 m/s2
C.a1=-2.5 m/s2,a2=-3.5 m/s2
D.a1=3.5 m/s2,a2=-3.5 m/s2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如下图所示是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每0.02 s打一次点).

(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2)根据(1)中表格,在下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

17.一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是50 Hz.如图所示,纸带上的A点先通过计时器,A、B间历时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m/s,打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 m/s.

18.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
(1) (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落的运动,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电子显像管内电子从阴极加速飞向阳极,速度由0增大到1×108m/s,历时2×10-5s.
(2)以40 m/s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起开始刹车,经8 s停下.
(3)空军飞行员在飞机失速情况下紧急跳伞,在0.12 s内以18 m/s的速度弹出.
20.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
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摩托车驾驶员被以与货车相同的速度撞飞,碰撞时间为2.1×10-3s,通过计算说明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提示: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反向速度大小与货车相同)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21.上海世博会参观者预计有7 000万人次,交通网络的建设成为关键.目前上海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连接浦东国际机场和龙阳路地铁站的磁悬浮列车,它的时速可达432 km/h,能在7 min内行驶31 km的全程,则该车的平均速率约为多少?
四、简答题(共3小题)
22.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图象分别是某个运动质点的x-t图象和v-t图象,试说明在两图象中的OA、AB、BC、CD、DE各个阶段表示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

23.东汉时期的著作《尚书纬?都灵》中在谈到地球的运动时这样写道:“地恒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这说明了什么物理道理?
24.比较位移大小:-6 m与5 m哪个位移大?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汽车速度计上的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率,即表示汽车在该时刻的速率为70 km/h,所以D正确.
2.【答案】A
【解析】2016年4月6日凌晨1时38分,4月18日16时30分和都指的是时刻;12天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
3.【答案】B
【解析】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火车做直线运动,但是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物体是否转动无关,故C错误;原子核很小,但如果研究原子核的自转情况时,不能把原子核看作质点,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设总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t1==
后一半位移用时t2==
所以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
===2.4 m/s.
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故A能看成质点;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卫星的形状可以忽略,故B能看成质点;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此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故C能看成质点;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故D不能看成质点。
6.【答案】C
【解析】只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所研究问题时,物体便可以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故A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B错误;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故C正确;加速度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故D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在0~2 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2~4 s内质点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由图象知,质点2 s末和4 s末的速度相同,C错误;由图象知,质点5 s末的速度为15 m/s,D正确.
8.【答案】B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意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行驶的船上乘客以船为参照物,认为船是静止的,感觉两岸在“后退”,故B正确;不是物体小,就能看成质点,关键要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忽略,原子核虽小,但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原子核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C错误;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旋转球技术时,乒乓球不可以看成质点,否则无法研究其旋转,故D错误.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C
【解析】要想让同学们准确的执行,必须要有时间和地点,故C正确.
11.【答案】A
【解析】轿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A正确.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v1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v2不为零;因为=,所以加速不为零.故B错误.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的方向在改变,属于变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汽车的路程为s=120 km-40 km=80 km,所用时间为t=h,所以平均速率为v==96 km/h,B正确.
13.【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研究自转或旋转问题时,物体不可以看做质点,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14.【答案】D
【解析】物体速度不为零时,其加速度可能为零,如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一定会改变,因为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如果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则物体的速度就会随之变小,选项C错误;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
15.【答案】C
【解析】 以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6 m/s,木板倾角增大前后情况下,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分别为v1=1 m/s,v2=-1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a1==m/s2=-2.5 m/s2,
a2==m/s2=-3.5 m/s2,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16.【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析 (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包含该点的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1点时:v1=≈1.20 m/s,
打2点时:v2=≈1.00 m/s,
打3点时:v3==0.80 m/s,
打4点时:v4=≈0.60 m/s,
打5点时:v5=≈0.40 m/s.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减小.

17.【答案】0.04 2.80×10-2 0.70 0.95
【解析】A、B间的时间是Δt=2T=2×0.02 s=0.04 s,位移xAB=1.20 cm+1.60 cm=2.80×10-2m,平均速度AB==m/s=0.70 m/s,打B点时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vB=m/s=0.95 m/s.
18.【答案】(1)BC (2)2.10
【解析】(1)点迹密集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较小,说明物体的速度比较小,故A错,B正确;点迹不均匀说明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不同,所以物体做变速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
(2)B点的瞬时速度
vB==≈2.10 m/s.
19.【答案】(1)5×1012m/s2 (2)-5 m/s2 (3)150 m/s2
【解析】(1)电子的加速度为:a==m/s2=5×1012m/s2.
(2)汽车的加速度为:a==m/s2=-5 m/s2.
(3)飞行员的加速度为:a==m/s2=150 m/s2.
20.【答案】 (1) 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Δv=v2-v1=-72 km/h-54 km/h
=-20 m/s-15 m/s=-35 m/s
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
a==≈-16 667 m/s2=-1 666.7g
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1∶1
【解析】 (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Δv=v2-v1=-72 km/h-54 km/h
=-20 m/s-15 m/s=-35 m/s
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
a==≈-16 667 m/s2=-1 666.7g
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a2=
所以a1∶a2=∶=∶=1∶1.
21.【答案】73.8 m/s
【解析】平均速率=≈73.8 m/s.
22.【答案】对于甲图象,OA段表示质点从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表示质点静止在某一位置处;BC段表示质点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回到了出发点;CD段表示质点继续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负值;DE段表示质点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最终又回到了出发点.
对于乙图象,OA段速度增大,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AB段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表示质点仍向前运动,速度减小,是减速直线运动;CD段表示质点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E段表示质点仍然沿负方向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减为零.
【解析】
23.【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而人却感觉不到.这就好比人坐在一艘大船里,关上所有的窗户,船在行驶而人是察觉不到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运动与参考系的关系,要确定物体的运动必须要选参考系,人在地球表面上是以地球为参考系,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人在船舱里以船舱为参考系,人相对于船舱是静止的,所以人感觉不到地球和船的运动.
【解析】
24.【答案】-6 m 位移大
【解析】位移是矢量,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比较位移大小时比较绝对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