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第一轮复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1-07 2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1.1 中国的区域差异富阳实验中学必修3 13页一、中国的区域差异一、中国的区域差异1、东、中、西差异1.A、B、C表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值构成。读图,回答(1)~(2)题。课堂巩固1 (08广东)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 (1)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 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 与东部相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 劳动力丰富
D. 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
E. “中部崛起”战略未实施(2)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3分)
A.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B. 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 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 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3)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图乙,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2分)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5分)并分析其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分)2、南北差异2、南方、北方差异课堂巩固2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1)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苏州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都为递减趋势;递减上升、下降趋势大体一致。苏州耕地面积递减率超过徐州。 (2)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 (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3)(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
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
(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