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a?(4分)28 (10分)(2)逆城市化 大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分)(4)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工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例低?(2分)28 (10分)(3)A?(1分)(1)内涵:“循环经济”模式就是把资源节约技术与生产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5分)29 (18分)(2)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3分)(3)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4)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6分)1.2 中国区域经济联系富阳实验中学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较快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相发展(双赢)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二)西气东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东至上海市。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起止点在哪里?除主体工程外,还包括哪些工程?1、线路2、意义1、改善东部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3、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压力。(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4、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压力。三、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原因三、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的影响材料1:近期“中国制造”成为最热的关键词。制造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此次金融危机倒逼中国制造业格局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中国要选择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反危机的突破口,金融危机正是东中西部制造业对接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有利时机,相信制造业区际转移的展开也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的全面启动。 材料2:课堂巩固 (09福建)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 ②西北 ③青藏 ④西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