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二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 D.23时20分
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如右图所示,a、b为两条日界线,OMP为晨昏线,M为0P线的中点,又是该线纬度最高点,O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据此回答4—5题。
4.当P点为l点20分时,北京时间是
A.8:00 B.12:00 C.16:00 D.20:00
5.若l80经线与晨昏线的交点(在图示区域范围内)12点日出,则M点
A.0点日出 B.12点日落
c.将向高纬移动 D.将向南移动
读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6—8 题。
6.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我国长城站(62°13'S,58°58'W)和黄河站(78°55′N,11°56′E)的日影方向为
A.黄河站,东北 B.长城站,西北
C.黄河站,东南 D.长城站,东北
7.如果黄赤交角为Q,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MN的差值分别是
A.1/2 Q 3/2 Q B.Q Q
C.3/2 Q Q D.2Q 3/2 Q
8.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城站出现极夜 B.黄河站的夜长大于长城站的昼长
C.黄河站出现极昼 D.长城站的夜长大于黄河站的昼长
下图为某地在一天中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当太阳运动至③位置时,太阳高度(θ为42°)达一天中最大,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读图回答9—11题。
9.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69°N,90°E B.21°N,90°E
C.69°N,150°E D.69°S,90°E
10.当该地地方时为21:00时,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1.关于图示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合在黄河站(78°5′N, 11°56′E)进行科学考察
B.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出现极昼现象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D.我国大雁正排队往南飞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至日,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右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14—15 题。
14.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15.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C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6—17题。
16.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17.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地风向为东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b为晴朗天气 D.d为下沉气流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19.F、G气压中心的成因分别是
A.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
B.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C.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D.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3),回答20—21题
20.有关P、Q两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P地位于山地,所以P地1月等温线向北凸出
B.1月气温:P>Q;降雪量:Q<P
C.Q地降雪日数有可能为12天
D.Q地降雪的水汽来源为太平洋
21.有关鄂尔多斯内流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
C.地形较封闭,降水少,蒸发旺盛
D.该地荒漠化严重
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
22.影响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白昼长短差异
C.大气环流差异 D.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2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平坦,可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乙地水热充足,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丙地日照强,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D.丁地草类茂盛,可发展乳畜业
下图为山东省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4题。
24.该山村的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25.2010年l一2月北半球中纬度较往年频繁受到强寒潮的影响,我国华北、美国东部、西欧、北欧等地区都出现了多年来气温的极端最低值。关于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全球变暖迫使热量交换加强 ②极地高压较正常年份偏强
③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⑧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4大题,共50分)
26.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材料二 某区域相关信息图
材料三 温哥华和渥太华的气候资料
温哥华: 北纬 49.2 度, 西经 123.2 度, 海拔 3 米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3.0
4.7
6.3
8.8
12.1
15.2
17.2
17.4
14.3
10.0
6.0
3.5
渥太华气候资料 北纬 45.3 度, 西经 75.7 度, 海拔 116 米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10.8
-9.2
-2.7
5.6
12.8
17.9
20.8
19.2
14.3
7.9
1.0
-7.6
(1)分析温哥华冬天气温高于渥太华的原因。(5分)
(2)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3分)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3分)
(4)请你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材料二图中陆地地形特点的形成。(3分)
27.换个角度看区域,图为H河流的流域图,该河干流全长4370千米,大小支流有200多条,流域面积约达184万平方千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②山脉的走向。(1分)
(2)列举H河流三方面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简述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4)扼要说明图中乙地区至今人烟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8.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说出图示天气系统的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2)试比较图中气流一与气流二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分)
(3)请写出图中曲线M和曲线N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比较其雨区分布的差异。(3分)
(4)请分析M、N两雨区形成的共同发展过程。(2分)
29.读我国海峡西岸经济区及附近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mm)分布图、福建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1所示为何月(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5分)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
(4)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的总水量约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嵊州二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答卷
二、综合题(4大题,共50分)
26.(1)分析温哥华冬天气温高于渥太华的原因。(5分)
(2)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3分)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3分)
(4)请你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材料二图中陆地地形特点的形成。(3分)
27.(1)分别指出图中①②山脉的走向。(1分)
(2)列举H河流三方面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简述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4)扼要说明图中乙地区至今人烟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8.(1)请说出图示天气系统的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2)试比较图中气流一与气流二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分)
(3)请写出图中曲线M和曲线N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比较其雨区分布的差异。(3分)
(4)请分析M、N两雨区形成的共同发展过程。(2分)
29. (1)图1所示为何月(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5分)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
(4)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的总水量约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嵊州二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A
A
B
A
C
C
A
C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C
C
A
C
C
C
C
B
A
D
二、综合题
26.(共14分)(1)温哥华纬度虽高,但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冬天受来自太平洋暖湿的西风影响;沿
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高山又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4分)而渥太华位于内陆;地形平坦,冬天
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强烈。(1分)
(2)与东部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加拿大农矿产品丰富,需大量出口;与美国又有直接的铁路联系;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位于海湾,有利船的停泊。 (3分)
(3)水量大,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为河流水源地,注意保护水质。(3分)
(4)地形以高山为主,崎岖不平。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高山。(3分)
27.(12分)(1)①东北—西南 ②西北—东南 (1分) (2)A :流量较大 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沿途森林茂密,有利于涵养水源;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并有冻土存在,限制水流下渗。 B:水位季节变化大 流域位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有春汛;夏季雨水补给,河流出现夏汛;冬季气温低,降水少为枯水期。 C:含沙量小 流域大部分地区森林茂密,水土流失较轻。D:结冰期长 流经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且时间长(6分) (3)地势平坦,平原广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3分) (4)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 (2分)
28.(10分)(1) 锋面气旋(1分) 依据: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旋转且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锋面。(2分)源(2) 气流一为冷气流,气流二为暖气流。原因:气流一从北向南吹,气流二反之。(2分)[(3) M为冷锋,雨区在锋后,N为暖锋,雨区在锋前。(3分)(4)冷暖空气相遇,由于性质的差异,暖轻气流爬升到冷重气流之上,暖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达到过饱和,凝结而形成降水。(2分)
29.(14分)(1)7月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2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气温高;(1分)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虽然较南方小,但白昼较南方更长,因此气温也较高;(1分)北方雨季较南方短,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1分)(2)①大于②,①地海拔高,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②地海拔低,且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3分)(3)①地气温低于③地。①地纬度和海拔都高于③,透明度也比③地差。(3分)
(4)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虽降水丰富,但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也大;岛屿面积小,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程短;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