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
交流平台
平时你们是怎样找书读的?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
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比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交流平台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老师指导
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好的课外读物。比如,看一下课文选自哪本书,我们可以借来这本书读一下;找与课文相同类型的文章来读;阅读推荐书目等。
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
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词句段运用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
仿写比喻句
示例:
一本书就像一座大花园,在那里,
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春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带着我们的
心灵飞往更广阔的的未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1
4
2
5
3
读一读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这些句子主要讲了阅读是什么,写作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正确的顺序把它们排成一段话。
壹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
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日积月累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
朱熹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等。
日积月累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那得④清如许⑤?
为有源头活水⑥来。
观书有感
[宋]朱熹
①方塘:半亩塘,在福建南溪书院内。
②鉴:铜镜。像铜镜一样可以照人。
③徘徊:来回移动。
④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⑤如许:如此,这样。
【注释】
古诗大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⑦巨舰一毛轻⑧。
向来⑨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⑩自在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⑦蒙冲:古代战船。
⑧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⑨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⑩中流:河流的中心。
【注释】
古诗大意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唐】杜甫《柏学士茅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有关读书的名句
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