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
一、概述
本节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分类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学生初步认识角,形成正确角的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并体会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和边长无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并能进行准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会画角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角,教学中将操作、观察、演示等方法贯穿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识规律。设计一系列有趣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工程中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通过拼一拼、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亲身实践,经历活动过程,初步认识角。
?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 多媒体课件、展台、小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动手用小棒拼一拼,看看我们能拼出什么漂亮的图行来?
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用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行。
选同学上台在展台上展示自己拼的图形,及时给予鼓励。
老师也想拼一拼。师展示用2根小棒拼出的不同开口方向的角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角。(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拼一拼,初步感知角,但在拼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全朝一个方向的图形,这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或自己展示开口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一开始就感知角的开口方向不固定。)
找一找
生活里我们能不能也在一些物品中找到角的身影呢?出示图片,让学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角。(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角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摸一摸
在物体中找过角之后,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感知角摸起来比较扎手,角是尖尖的。(设计意图:由拼角到找角再到摸角,一系列的直观感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熟悉角,使对角的理解更加立体。)
角有哪些特征
多媒体展示角从物体中分离出来,不同开口方向的角呈现出来,同学们观察这些角,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到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点和两条线。师根据同学回答的情况补充说明:这个共同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生总结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设计意图:数学课堂需要同学独立思考,先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再让同学展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角的特征。)
转动活动角的一边,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转动一边。经历这个过程后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或同学可以补充。引导学生得出转动活动角的一边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老师顺势提出另一个活动。听口令转动活动角:转出一个稍小的角、转出一个大一些的角、转出一个更大的角、转出一个小角……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得出角的大小和角的张口有关,角的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设计意图:只有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才能正真感知角的大小。)
比一比
找一位同学上台用活动角做出一个角,老师用一个边特别长的角和他的角比较,让学生说一说谁做的角更大。(设计意图:好多学生说老师做的角大,可能因为边长的角所占的空间大。此时老师要示范如何比角,用上一环节的结论角的大小和角的张口有关,引导学生比较张口大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准备的活动角可以让边变长或变短,在张口不变的情况下只让边长变化,角的大小不变。)最后得出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
画一画
如何画角,课件展示,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做。先确定一个顶点,从这个点起任意画一条线,过这个点向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画角的步骤,并在脑海中画出一个和老师刚才演示的方向不同的角。拿出老师发给的练习纸,按要求把角的另一边补全。(设计意图:角的画法学生可能自己总结不出来,此时老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画角的步骤,之后设计一道习题,给出一个顶点一条边,学生补全另一条边,让学生再次掌握角的画法和角的开口方向可以是四面八方。)
练一练
我是小法官
思维拓展(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的知识点)
九、通过角的一个小口诀总结并结束本节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