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5 17: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
B.Fe+O2Fe3O4
C.3Fe+2O2↑Fe3O4
D.3Fe+2O2Fe3O4
2.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m=a C.3n=a D.2b=2m+n
3.下列四个反应,生成物均为C,若C的化学式为A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3AB2+B2===2C B.AB2+B2===C
C.2AB2+B2===2C D.AB2+2B2===2C
4.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
B.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D.SO2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某纯净物3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6.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7. 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8.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9. 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m=a
C.3n=a D.2b=2m+n
10.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 )
A.X的化学式是Ag2S
B.H2S中S元素为-2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是无毒的
二、填空题
1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化学式也不能任意编造);二是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①“写”化学式,左为__________化学式,右为______________化学式,中间用“-”连接;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将“-”改为“===”;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_;④“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13.下面是“晨曦”小组收集的某些同学写的化学方程式:
A.Mg+O2MgO2; B.KClO3KCl+O2↑;
C.2H2O22H2O+O2↑; D.2H2↑+O2↑2H2O;
E.3Fe+2O2===Fe3O4;
(1)未配平的是_________; (2)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_;
(3)“↑”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_; (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_;
(5)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_。
14. 配平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Fe3O4+____CO3Fe+____CO2
(2)____CH3OH+____O2_____CO2+4H2O
(3)_____Al+______O2_______Al2O3
(4)_____Al+______H2SO4===_______Al2(SO4)3 +3H2↑
(5)______Cu2(OH)2CO3_______CuO+____H2O+____CO2↑
15.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为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CO和H2)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氧化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根据上图写出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17.学习化学方程式以后,“思雨”化学小组用以下七个化学方程式,考查小组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邀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填各化学方程式的序号)。
①Fe+O2===Fe3O4↓
②KClO3KCl+O2↑
③KMnO4K2MnO4+MnO2+O2
④4H2↑+2O2↑4H2O
⑤CH4+2O2CO2↑+2H2O
⑥Mg+O2===MgO2↓
⑦Cu2(OH)2CO3 2CuO+CO2+H2O
(1)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没配平)的有______________;
(2)随意编造物质化学式的有__________;
(3)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应条件标错的有______________;
(5)气体符号“↑”标错的有_______________;
(6)气体符号“↑”漏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
(7)沉淀符号“↓”标错的有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填“大”或“小”);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____)O2===(____)(___________)+2H2O
20.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x+y+z=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AD 6-10 CCCDD
二、填空题
11.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12. 反应物 生成物 条件
13. (1)B (2)A (3)D (4)E (5)C
14. (1)1 ,4 ,4
(2)2 ,3 ,2
(3)4 ,3 ,2
(4)2 ,3 ,1
(5)1 ,2 ,1 ,1
15. (1)S+O2SO2
(2)Fe+CuSO4===Cu+FeSO4
16. (1)AC (2)CO+2H2CH3OH (3)A
17. (1)①②③
(2)⑥
(3)①⑥
(4)④⑤
(5)④⑤
(6)③⑦
(7)①
18. (1)2H2O22H2O+O2↑
(2)2SO2+O22SO3
(3)Cu+2AgNO3===Cu(NO3)2+2Ag
(4)CuSO4+2NaOH===Cu(OH)2↓+Na2SO4
(5)4CO+Fe3O43Fe+4CO2
19. (1)-2
(2)大
(3)1∶1
(4)3,2,SO2
20. (1)H2O、SO2
(2)2H2S+3O22SO2+2H2O
(3)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