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会观察
教材分析:
观察是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中以月季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时常用到显微镜,教材中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本章讲述的第一个实验方法。本节课的“探究竟”的主题是以月季或其他花朵为例让学生学会观察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本节课中“显微镜的操作”是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在上一节课中“显微镜的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其操作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对于以后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2.阐述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方法。
3.说出观察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目标
1.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
2.练习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观察的基本步骤,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和难点:操作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对策:先复习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通过学生小组自学讨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老师总结发言,并一步一步讲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详细多次示范。让每组的一名学生上前操作,老师纠正错误并给与评价。最后,可用多媒体反复播放“显微镜操作”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按照总结好的显微镜操作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
教学用具
带有月季花(或者其他花朵)的枝条若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白纸、镊子、解剖针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节学会观察
科学家发现认识事物离不开仔细的观
观察并不简单,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
探究竟1
探究竟2
探究竟3
探究竟4
1.回答以下问题
2.演示操作
注意事项
3.实际操作
知识链
实际用
探究竟环节:
开始探究: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月季花,看看如何才能全面地观察它。请大家想一想如何采集月季花才能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1.仔细用肉眼观察月季并回答书上的问题并小组交流。
2.请大家对照老师在大屏幕中给出的花的各部分结构图,找到月季花的结构,并完成探究竟2的活动。
3.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并画下它的形态与小组成员交流。
4.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花粉粒的结构。首先请大家按照“技能卡”的内容,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同时准备大屏幕,显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提问: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上节课的显微镜的主要结构,请你说出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和功能。
对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取镜和安放?需要注意些什么?
2.如何对光?找到合适的角度?
3.如何利用粗准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看到花粉粒的清晰的结构为止呢?
演示:显微镜的标准操作,同时指出注意事项,列举错误操作等。
书上的操作(略)和注意事项:
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一手提着显微镜。
2.对光时,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以免强光刺眼。
3.用最大光圈对准视野
4.旋转不同倍数的物镜时,不要用手指扳动物镜,要用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实际操作:同桌为一组,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在旁边观察他的操作,如有错误,立即指出。
探究竟环节:
开始探究: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月季花,看看如何才能全面地观察它。请大家想一想如何采集月季花才能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1.仔细用肉眼观察月季并回答书上的问题并小组交流。
2.请大家对照老师在大屏幕中给出的花的各部分结构图,找到月季花的结构,并完成探究竟2的活动。
3.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并画下它的形态与小组成员交流。
4.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花粉粒的结构。首先请大家按照“技能卡”的内容,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同时准备大屏幕,显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提问: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上节课的显微镜的主要结构,请你说出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和功能。
对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取镜和安放?需要注意些什么?
2.如何对光?找到合适的角度?
3.如何利用粗准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看到花粉粒的清晰的结构为止呢?
演示:显微镜的标准操作,同时指出注意事项,列举错误操作等。
书上的操作(略)和注意事项:
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一手提着显微镜。
2.对光时,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以免强光刺眼。
3.用最大光圈对准视野
4.旋转不同倍数的物镜时,不要用手指扳动物镜,要用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实际操作:同桌为一组,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在旁边观察他的操作,如有错误,立即指出。
“大家谈”“知识链”“实际用”环节
提问:我们的实验都做完了,是通过一个怎样的顺序呢?请大家仔细思考后,回答这个问题。
阅读“知识链”,给大家讲述你都获得了那些知识?你能总结归类么?
总结:
1.观察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2.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循序观察,要实事求是,多角度观察。
比较: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花粉粒有什么不同?
思考:人们发明了哪些仪器看到微观的、远距离、可见光外的事物呢?先思考,再看书。
学生看大屏幕思考,并讲述所知科学上发现的例子。
[来源:学*科*网]
观察并回答
观察、操作、交流
制作临时装片
总结回答。
学生演示
总结回答
回答
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