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上美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上美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5 20: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视频导入:
1、引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件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为此呢他们还要付出艰辛的创造。那当我们去欣赏一件绘画作品时,不可能有文字或者语言的媒介,所以就需要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美术欣赏的方式方法,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知去识欣赏美术作品。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首先总是会被画面上的情景、形象、色彩这些冲击我们的视觉东西所吸引。对于画中那些我们所说的“看不懂”的东西,事实上你也许有点意会但是难以表达与阐述。这样的美术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不具备一定的欣赏知识与方法,仅仅凭个人的直觉来观赏美术作品,我们难以达到“欣赏”的境界。因此,在欣赏作品前,认识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它。大家都准备好了和老师一起去了解和学习了吗?
2、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梵高的《星月夜》vs齐白石的《虾》。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两张东西方非常美丽的作品。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副是油画、一副则是中国画。梵高的《星月夜》。齐白石所画虾以淡墨的笔触相连或相同构成,虾须分明又是刚劲的线条,画中没有水,但是却可以想象到虾是游动的。所以一幅画我们要逐渐养成欣赏一幅画时先分析作品的艺术形式,再看看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给你以什么样的感觉与领悟。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可以点名学生读一下,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描述:陈述画面上可以直接观看到的事物。
对具象的作品,指出画中的人物、动物、景物等;
对抽象的作品,指出画中的形状、色彩、方向等。
分析:从色彩、形体、明暗、肌理、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的造型特征,包括各
种形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构成原理的运
用。
解释:探究作品的含义、换而言之,探讨艺术家或者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想
传递什么信息(情感、思想、观念)
评价:对作品的综合判断、并评价作品的优势。综合判断可以分为主观判断
以及客观判断。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绘画作品梵高《星月夜》与齐白石《虾》。
描述环节:
1、教师提问:《星月夜》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进行回答。(画家细致的描绘了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
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很活跃、
柏树、山脉。)
分析环节: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分析:作品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出提示:从色彩、造型、用笔特点(笔触)构图、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 色彩: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旋涡的云,闪耀的黄色星星星和闪光的橘黄色的月
亮,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也许那冷暗的色彩和火焰式的视觉触发我们童年时对夜晚,天空和星星
的幻想。
笔触非常的明显,但并不混乱,而且非常的理性。
结构:画的左边有大块暗色结构,它表现了尺寸大小与孤立的完美一致。与画里的其它物体的尺寸相比,该结构是宏伟的。用旋涡式的曲线描述汹涌、动荡的天空,带给此画一种深刻的意境。该结构向我们解释了此画受人喜爱的理由。从山脉到树丛,让我们对形状的分析有了广阔和完整的认识。
构图: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
视觉上的平衡。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
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
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
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色调呈蓝绿色。
解释环节: 1、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不断的吞进吐出,
困惑、解脱、痛苦不停缠绕。 2、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平静的村庄上方占据了大篇幅的疯狂与悲伤。
评价环节: 1、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2、教师和学生再分析书中几幅作品,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
方法进行作品欣赏。
让我们一起对这两幅作品,来看看如何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得出答案。
总结:最后,艺术真的有什么方法吗?的确很难一概而论。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可循,也没有固定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欣赏实践与理解、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把握到美术欣赏的真谛。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对美术鉴赏有何新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如何进行美术鉴赏,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7、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找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欣赏短文。
四步鉴赏法: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这幅作品利用点、线、面交织、构成、组合形成的一幅新画面。作者没有画出春天中某些具象的事物,而是画出了很多不规则的颜色线条,并以烂漫动感的绿色曲线居多,耐人寻味地表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生长时那欢快跳动的情感心灵。宣纸上的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他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能将江南水乡田的山色、水色、光色同时画出来。点线纵横交错、繁而不乱,在动中有静的调节作用,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