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包含二声部合唱。曲调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作为本歌的主导动机,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节课着重帮助学生唱准变化音#5,加强对装饰音、滑音的复习并感受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自主学习和个别帮助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学会唱这首歌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叮铃铃》,能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感受歌曲的意境。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自学、对比聆听等教学方法。充分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并能较好的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
1、唱准变化音#5,加强对装饰音、滑音的复习并感受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分组合作表现二声部,能用比较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各种记号和要素的表现力,演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
1、、唱准变化音#5,注意装饰音及力度记号的歌唱处理
2、二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碰铃、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音色如何?
生:这好像是铃儿的声音,音色清脆,悦耳。
师:回答的很好,请看是老师手里的碰铃发出的声音。
2、这样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运用到旋律中那会带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关于铃铛的歌曲《叮铃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更好的聆听乐器的音色,为学习歌曲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以听辨乐器音色来铺垫,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课堂气氛很轻松。
二、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1)“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云深处飘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听了这首歌你都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呢?(活泼、愉快地)
(2)歌曲中的“叮铃铃”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羊脖子上的铃铛响声、牧童歌声)
(3)听听这首歌曲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合唱)今天我们先学习唱高声部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设计意图:在整个学歌曲的过程中,以听—谈论—听—哼唱—听为主轴,以点带面,逐步渗透,逐步加强,缓解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使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生动,以学生对歌曲的感受理解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由处理,发挥加强学习的自主性,放开手大胆尝试着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谈谈自己个人对歌曲的认识进行歌曲的处理。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处理歌曲,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学习歌曲,完整演唱
1、模唱比较,感受地方特色
2、再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这个旋律出现了几次?
3、学习前四句旋律
提示用飘白云的感觉去歌唱。歌唱的姿势、位置。演唱时请注意前倚音,升5要唱准确,音色清脆,明亮。
跟钢琴模唱
师生合作唱
男女生合作唱
个别生唱
4、用铃铛体会渐强、渐弱的变化,并用声音表现出来。
小结:原来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可以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加生动又有魅力
5、再听音乐,发现歌曲中的记号。
师:这首歌曲中也有渐强渐弱的标志,每一首音乐作品创作家会为了表达音乐的情绪、风格和思想在音乐作品上标上许多记号,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找找歌曲中的你认识的音乐记号。并听一听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是怎样用演唱表达的。
师:回答很好,我们要怎样处理呢?
生:学生讨论
请再欣赏一次歌曲,我们跟着试一试好吗?
6、完整演唱
第二段和第一段不同的是最后一句,有减慢,清清的小河里有鱼群,鱼群和跟我们歌唱了,我们要高兴欢快,把鱼儿也带动起来。
(设计意图:把难点部分作为模唱练习分散教学难点,学生便于掌握,。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学生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四、拓展知识,了解湖南
师:同学们表现的很投入,老师已经被你们的歌声打动了,刚刚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湖南音乐元素的歌曲,那一提到湖南同学们都会想到什么?
1.介绍湖南风土人情地域特产。播放幻灯片
生:红辣椒,岳阳楼,伟大领袖毛主席
师:对,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湖南人,而朴实的人们又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融进了民族歌曲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很强的民歌特点。
2.介绍湖南民歌特点及代表人物。
师:湖南民歌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hao)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装饰音,变化音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代表人物有宋祖英等。那除了这首《叮铃铃》以外呢,还有一首好听的湖南民歌,请听《浏阳河》。
(设计意图:在完美掌握歌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用旋律打动心灵,用知识丰富头脑,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的海洋中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五、总结活动,引发思考
师:在这动听的歌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还有哪些湖南民歌呢?下一节课我们来交流。让我们一起随着这首欢快的歌曲走出课堂!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