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6 19: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八道壕镇韦城子小学 闫华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灵活掌握运算律。
2.会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会用运算律验算。
教学重点:引导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运用加法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老师手里卡片上的数是多少?这个数能交换位置吗?(不能,交换后变成96,比原来的数大了。)
2、课件出示两组算式:
4+6=10 3×5=15
6+4=10 5×3=15
4+6=6+4 3×5=5×3
分别观察两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交待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谁能列式计算?
师:谁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35和42,和都是77,而不同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35+42=77 42+35=77 所以35+42=42+35
2、小组合作交流
(1)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 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代表两个数表示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3)竖式计算 358+276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 5 8 验算: 2 7 6
+ 2 7 6 + 3 5 8
6 3 4 6 3 4
小结: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课件出示图片:
(1)图中一共有多少把椅子?算式怎样列?
(2)小组合作
写出这样的例子,根据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乘法交换律。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出示结论)
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b×a
三、巩固练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做51页的1、2、4题
作业:做51页3题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还学习了用这两个运算定律来验算加法和乘法。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35+42=77 6×5=30
42+35=77 5×6=30
35+42=42+35 6×5=5×6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知道了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并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也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