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8 盐到哪里去了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18 盐到哪里去了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5 21:2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科学 18课《盐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预测各种物质与水混合的结果。
2、通过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烧杯、玻璃棒、药匙、适量沙子、铁粉、白糖、食盐、锯末、水、纸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杯盐水,一杯清水,问:你知道这里装的是什么吗?你能猜一猜吗?(生猜测)
到底是什么呢?最好的验证方法是什么?(尝一尝)
请学生亲自尝一尝,提示学生:如果不明确是什么物质不能轻易品尝。(一杯清水,一杯盐水。)
2、导入:盐水里能看见盐吗?那么盐到哪里去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盐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盐水里的盐不见了,那么盐刚刚加入水中时发生了什么呢现象呢?如果将白糖、锯末、沙子、铁粉也分别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展开合理的猜想,教师适当板书。
2、如果要验证预测结果,科学中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那好,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实验验证。不过大家先别急着动手,实验前要明确实验要求。
出示实验要求:
(1)?小组进行合理分工,注意安全,不要大声喧哗。
(2)往每只烧杯中加入同样量的水和固体,搅拌相同的次数。
(3)每种材料只取一药匙(不要太满),药匙取完一种材料要擦净再取下一种;玻璃棒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子,搅拌完一杯后擦净再搅拌下一杯。
(4)认真观察每种物质与水混合后有什么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师演示搅拌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3、小组进行分工,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汇报
小组代表发言,并将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对照。(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5、指导分类
师:你能把这五种物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小组制定标准进行分类,并汇报分类情况。(板书分类)???
?6、总结溶解定义
(1)根据分类的结果,引导学生围绕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进行讨论,推测盐和白糖可能跑到哪里去了。
(2)出示白糖水,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尝一尝,说说有什么发现。(说明白糖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后,均匀分散在水中。)
(3)用高锰酸钾演示溶解过程,
(4)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溶解。(师适当板书)
三、应用拓展
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够溶解在水中。(洗衣粉、肥皂、奶粉、咖啡、味精、冰糖、化肥等)
2、介绍:在生产生活中,不光固体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液体和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液体比如牛奶、果汁,气体比如我们喝的雪碧,有沙口的感觉,这实际是因为有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其中。
四、课堂总结
????盐在水中溶解成看不见的微粒,你们能想办法把盐从盐水中找出来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可查阅资料,也可动手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能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
?
?
?
?
?
板书:
?18.盐到哪里去了
食盐、白糖 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 溶解
锯末、沙、铁粉 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