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群雄逐鹿说战争第一篇章一、官渡之战1、背景: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东汉末年的景象!!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混战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曹操 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192年,占据兖州,打败青州黄巾军,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196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袁绍(?~202年)
占据河北一带,由于
战乱较少。人口众多,
粮食丰足,其势力在
各军阀中是最强大的
一个。随着曹操实力
的不断壮大,袁绍越
发恐慌,急于消灭曹
操。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
(1)占据地点:河南一带 曹操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广泛聚集人 才,嬴得李通、李典、许褚、任峻、吕虔、荀彧等人的支持,延揽各方英雄为其效力,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强的领导核心。 曹操采用建立大规模农业戍屯军(屯田)的办法来对待已经变化的农业的社会基础。为了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曹操或者鼓励地主把他们的依附者安置在荒废的土地上,或者利用政府的力量把无地农民集中起来……把他们作为国家依附农民安置下来。……政府仍然能够从“官田”上获得固定收入。
——《剑桥中国秦汉史 · 第十二章》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②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农业生产。(1)占据地点:河南一带(1)占据地点:(2)实力: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5、特点:
6、影响:以少胜多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4、结果:曹操胜利200年3、时间: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生产得到了恢复。
(3)用人上:曹操赤脚迎许攸,招贤纳士,爱才心切。
(4)军事上:曹操军事才能出众,有勇有谋,志向远大。(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壮心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杜甫三顾茅庐1.根据《隆中对》节选部分,分析诸葛亮给刘备提出哪些建议?
2.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刘备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3.与诸葛亮有关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哪些?资料:《隆中对》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二、赤壁之战1、背景:2、时间:3、交战双方:4、结果:5、特点:6、影响:208年孙刘联军 曹军孙刘联军胜利以少胜多曹 操孙 权刘 备 刘备刘备刘备幻灯片 曹操
20多万大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赤 壁 之 战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1)内部因素(2)客观因素①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②曹军不习水战,感染了传染病,军心不稳。①人心向背②地理因素③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正确。(3)根本原因是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等。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小结:200年曹操和袁绍以少胜多曹操战胜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孙刘战胜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国鼎立天下分第二篇章曹操孙权刘备
赤壁之战后的形势三、三国鼎立1、魏国:曹丕 220年 洛阳2、蜀国:刘备 221年 成都3、吴国:孙权 222年 建业(今南京)
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蜀: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吴: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4、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三国的经济发展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
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208年)魏蜀吴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BD、牧野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A、官渡之战基础巩固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是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知识巩固5、下列朝代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的是
A东汉 B魏 C蜀 D吴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刘备1、最早派人到达台湾的是: 台湾当时叫:
2、建立魏国的是:
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吴国夷洲曹丕魏蜀吴识图: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吴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三国时期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赤壁之战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